语录网诗词 唯有垂柳管别离——咏杨柳古诗词赏析(上)

唯有垂柳管别离——咏杨柳古诗词赏析(上)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唯有垂柳管别离——咏杨柳古诗词赏析(上)

唯有垂柳管别离

——咏杨柳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在中国古诗词中,杨柳是春天一个情意丰富的意象。古人借杨柳表达多种情意:有的借杨柳抒发惜别深情,有的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有的借杨柳描写女子的美丽形态,有的借杨柳书写爱情与闺怨,还有借杨柳揭示一些生活哲理。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交通与通讯都很不方便,此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今日的生离甚至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死别。所以古人对分别那么敏感,表现得那么哀痛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人在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习俗,在文人墨客中更为常见。

我国借杨柳表惜别的习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中,《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想当年我被征入伍离开家乡时,门前的杨柳枝条婀娜、迎风摆拂,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今天我侥幸回来了,眼前却雨雪纷飞,景象寒冷凄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情,景中含情,以轻柔可爱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感伤的心情。春天,垂柳随风飘扬,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却要出门到遥远的地方去,远离家乡。当然,此处的“杨柳依依”也可以理解为被折下的柳枝传达出友人或者是亲人对“我”的依恋之情。一个“杨柳”意象就把这种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柔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杨柳意象与离别就联系在了一起。

隋朝有一首《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诗,其作者已无法考证,诗中描写青青柳条的垂地多姿,杨花的漫天飞舞,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送别双方的情意绵绵。“柳条折尽花飞尽”,极写折柳之多,送别之頻。“借问行人归不归”,直接抒发了送别之人恋恋不舍、盼望离人早日归来的心情 。

再看唐代诗人宋璟写的《送苏尚书赴益州》: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这首小诗写离情有情有境,小巧而感人。“杨柳最依依”,用《小雅·采薇》诗句,借杨柳枝条婀娜多姿、迎风摆拂,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表达对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别》诗写道: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御河两岸的杨柳青青,随风飘扬。诗人从眼前景物产生联想,他看到树上的柳枝被折去不少,想到这都是那些多情的送行者所为,他从眼前的景物想到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从柳条被“攀折苦”想到离别的人多,对这一社会现象发出了深沉的感叹。

在唐人眼中,柳与离别已结下不解之缘。“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这不仅成为它的专门职务,而且尽责尽职,任劳任怨,“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顾云《柳》);“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慕幽《柳》);刘商在《柳条歌送客》中更进一步描述道:“几回离别折欲尽,一夜东风吹又长。毵毵拂人行不进,依依送君无远近。”是柔长摇曳的柳枝既使行者不忍举步,又使送者依依不舍。如此费心伤神,难怪唐彦谦要提出“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柳》)的设问。

大诗人李白的《劳劳亭》写送别折柳,别有意境: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劳劳亭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劳劳亭建在大道之旁,流水之畔,行客至此,或登车,或上船,挥手告别,很是方便。不过李白这天来到此地,却不为送客,而是信马由缰,游玩流连,看到这间古往今来送走了无数游子的所在,提笔写下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说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客的劳劳亭了。这联诗一笔两到,既表明了作为一个长年浪迹他乡的游子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又巧妙地提到,劳劳亭无疑又是送往迎来之中最著名的地方了。所以尽管不送客,走到这里,也忍不住会想到别离,想到感伤。接下来怎么写呢?当时正值早春二月,连柳条也没有泛青。没想到,正是这不见春意的柳枝,唤醒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一句谁也未曾想到的佳句,在刹那间,就跳了出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我们不得不佩服李白这种过人的联想。古人有折柳枝以赠行者的风俗,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题材,而李白到劳劳亭时,连柳条都还没有绿呢!但他却才思所至,忽发奇想,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就把这首小诗提高到了众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了。乾隆皇帝的评语最是干脆:“二十字,无不刺骨。”明代文坛怪杰谭元春则说得更绝:“古之伤心人,岂是寻常哀乐?”不管说此诗“刺骨”也好,还是作者不是“寻常哀乐”也好,总之,同是伤心,李白却从寻常景物中发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明明是春风未绿江南岸之际,却被他写得有情有意,原来春风就是怕行人太伤心,才没有把柳条吹绿。这看似无理的拟人写法,却更加丰富了人间的离情别恨。

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因而唐诗中描述于灞桥折柳赠别的篇章特别多。

先看戴叔伦的《赋于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诗中描绘了霸桥的风景和送别之多与苦,感叹柔弱的柳条被过早折取,长不到秋天。

杨巨源的《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则从另一个角度写道: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诗中也是借替柳枝说话,叫风不要让低垂的柳枝扫路上的灰尘,突出其送别差事之苦,从而突出送别人心情之苦。

罗隐的《柳》,在质疑中透出深切情意:

霸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怎解垂丝绊行人。

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抒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离情别绪。杨柳啊,你自家的飞絮都留不住,怎么能垂下枝条绊留住远行的人啊!你留给多少亲朋挚友惜别的痛苦辛酸!

再看下面几首写折柳送别的诗: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唐•白居易《青门柳》)

青青柳树的翠绿色是“伤心色”,长长的柳条被折尽了,连春风都减弱了,这都是近来送别离人太多的缘故。诗人用“伤心色”、“减春风”极富感情色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同情。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诗中描写落晖中的柳条千条万绪,随风摇摆,袅袅依依,如烟似雾,极写柳条的繁茂。最后两句劝送行人不要把柳条折尽了,要留一半迎接离人的归来。表达了对离人归来的期盼之情。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诗中写送行人已不是以简单的柳条相赠,而要将柳条编为“同心结”赠给行人,以强调惜别留念之情。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唐•戴叔伦《堤上柳》)

青青的垂柳啊,你垂下的万条柔丝,编织了多少离情,又缝进了多少别绪,你使夫妻们肝肠寸断,又使多少情侣们爱意缠绵,泪水涟涟!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唐•雍裕之《江边柳》)

诗中的女主人公没有折柳送别,反而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不使离开。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通过柳丝这一意象,表现得何等真切,又何等凄婉。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唐•施肩吾《杂曲歌辞·杨柳枝》)

写到折柳送别,路旁的杨柳一年复一年被离人攀折,杨柳逢春依旧可以长出新的枝条,尽管还是折着去年那一处的杨柳,但已经不是送去年离别的人(而是又有亲友离别)了。此处的折柳还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不觉令人更加感伤了。

分别之情令人难堪,诗人不免埋怨柳的无情: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唐•裴说《柳》)

诗中埋怨柳树无情,不懂得迎接离人归来,只知道送别离人。实则埋怨离人无情,弃家远离。

北宋词人王安国的《清平乐·春晚》写离别,也是以杨柳作背景: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

  起笔“留人不住”四字,扼要地写出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是诚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之怨思。次句写分手前的饯行酒宴。席间那个不忍别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不下去;而即将登舟上路的男子,却喝了个“醉”。“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上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婉转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这景象似乎正是轻别离的行者轻松愉快的心境的象征。而“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则遥应“留人不住”句,是兰舟既发后渡头空余的景物,也是女子主观感觉中的景物,所以那垂柳“枝枝叶叶”俱含“离情”。以上四句写景,浑然一体,却包含两种不同情感的象征。

  结句写情,却突然转折,说出决绝的话,寄语对方“此后锦书休寄”,因为“画楼云雨无凭”,犹言:我们青楼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来信了,从此割断情感联系吧。其实这是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妓女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爱的权利,即使有了倾心的男子,也没有长聚不散之理。彼此结欢之夕,纵使千般恩爱,时过境迁,便“留人不住”了。有感于此,所以干脆叫对方“此后锦书休寄”了。话虽如此,倘不想得到“锦书”,何以特别提到?

  总之,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矛盾情怀。宋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此乃深透之语。

王安国写春天离别提到杨柳,而比他早的柳永写秋天离别,也写到杨柳: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 (《雨霖铃》)

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诗人,也留下了与杨柳有关的缠绵悱恻的诗意。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为什么柳永要说离别伤醉之后在杨柳岸边呢?很显然,古人分别喜欢折柳相送,因而要在杨柳岸边送别。杨柳一旦跟最伤心的离别扯上关系,就会被赋予跟离别一样的忧伤感情,因而柳永这首《雨霖铃》中运用了杨柳意象,就使离人更感肝肠寸断。

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原本与送别无关。但可能是由于这一乐府题中的“柳”字,后来依此题写诗者才逐渐将惜别与柳枝相联系,南朝梁元帝《折杨柳》中已有“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的句子。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思念远方亲人,要以柳相赠,正如赵嘏《垂柳覆金堤》中描述的:“驿使何时度,还将赠陇西。”“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张九龄《折杨柳》)李白《折杨柳》中写妇女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亦云:“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而客居外地思念长安的人,也常以杨柳为寄托,元稹便曾在《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中向长安熟悉的柳树相托:“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是柳枝,将四面八方的人心系在了一起,使他们得以朝夕和睦相处;即便分开,也能时时记挂心间。崔道融《杨柳枝》中的“雾捻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这些话,可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