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处世修身之道】老子的警世箴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处世修身之道】老子的警世箴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老子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5章)思想,旨在告诫人们,话说多了容易缺少变化、气数穷尽,不如保持虚静守中的状态。后人对这句话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都是从现实主义的自身需要出发进行阐释的。有的从养生角度来解读:认为长寿养生之法需要做到,舌不多言,神藏于心;耳不多听,精藏于肾;身不多动,意藏于脾;目不多视,魂隐于肝;鼻不多嗅,魄藏于肺。这样体内真气自然归于本位,浊气化为元气,元气化神气,神气归“虚无”。有的从为政方面来解读:认为老子是在告诫统治者(侯王),政令太多反而会加速灭亡,不如静动适时适度,方可进退自如。有的从处世方法来解读: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蕴藏着“静中处世”的生活哲学,蕴含着静的意境、静的心态。即包含着致虚守静、静里乾坤、静观人生、静中取胜、以静制动等理念。有的从人生修养来解读:认为静者清明,清明者能忍。忍者,静之用也。人倘若能做到多忍——忍言、忍辱、忍逆、忍诽、忍责、忍难……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避免落入危险之境地,假以时日便可进入无为之静的状态。“虚无为体,清净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是先忍后静的总原则。甚至有人认为,老子的“守中”思想,就是后来儒家“中庸之道”的起源。

可见,老子提出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思想,既有养生之法,也有为政之道,还有处世之智,更有修身之要。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句话的其它内涵和意义,只侧重从修身处事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经验告诉我们,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多言”,无非有三种心态:一是展示自己的聪明。对于某人某事,你没看明白而我看明白了,于是滔滔不绝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门道和智慧。二是显示自己的渊博。这样的人过于自信,总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懂,无论别人谈论什么话题,他都能显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和知识,天马行空地发表自己的见识。三是暗示自己的地位。有些人总是喜欢涉猎一些敏感机密话题,喜欢口若悬河甚至无中生有地散布所谓的内部消息,以此表明自己是消息灵通人士或是接近核心层的有地位之人。而老子认为,“多言”并不能彰显智慧和能力,相反,持守中庸之道,稳重少言才是明智之举。我们经常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对某人某事议论太多,不但不能赢得赞誉,还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招致祸端。三国时期曹军主簿杨修之死就是“自作聪明爱多言,祸从口出丢性命”典型例证。《三国演义》讲了导致“杨修之死”的几件事:第一件是阔门事件。曹操让人建造一座花园,建好后曹操察看完便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走了,不知是其他人 “不晓其意”还是知而不言,而杨修为展示自己聪明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曹操知道后,心中便对杨修有了“忌心”。第二件是梦中杀人事件。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害自己,便对别人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让大家不要在他睡着时接近身边,并装模作样地杀死了一个替他盖被子的近侍。曹营中无论是否知晓曹操的用意,都附和说“操果梦中杀人”,而又只有杨修自以为了解曹操的意图,并对别人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知道后更是“恶之”。第三件是曹操暗试曹丕、曹植事件。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的临机处事能力,故意命令两人出城,却在暗中吩咐门吏不让两人出城。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退了回来,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指点之下,杀了门吏而出城。杨修又一次自作聪明泄露了曹操的意图。而曹操知道后已经不是简单的“恶之”,简直是怒火冲天。第四件是“鸡肋”事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蜀军交战,进兵被阻,退兵又担心被蜀军耻笑,正在犹豫不决之时,部属入帐禀请夜间口令。曹操看到鸡汤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便随口说:“鸡肋!鸡肋!” 杨修从曹操亲自确定“鸡肋”口令中看出曹操退兵意图,并毫不顾忌地告诉曹营将领准备撤兵。至此,曹操终于对杨修忍无可忍了,便以“乱我军心”为名,将之杀掉。曹操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谋士如云,能猜摸出曹操意图者恐怕不只杨修一人,可其他人都不肯“多言”,唯有杨修不知深浅,口无遮拦,不肯将之藏在心里,反而屡次把曹操的意图解释给别人听,使曹操所追求的神秘感荡然无存,直接导致他对部下的控制力随之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杀杨修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子反对“言多”,提倡“守中”,目的就是要教导人们学会守静持中,学会适宜适度。这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处世智慧。怎样做才算是“守中”不“多言”呢?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言则适时。正确的话说的不适时宜也是错话,至少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二是言则有据。做到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有信、言无可讥,而胡言乱语者是奸佞小人。三是言则有度。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良药虽然有时会苦口,但也要限定在人能接受、能咽下去的程度。而那些恃才傲物、口无遮拦、没有分寸的人则更容易遭受到失败。

上天赐给我们说话的能力,但没有教给说话的技巧,能说话与会说话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说话太随便的人往往缺少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古希腊有句民谚:“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曾国藩说:“人生坏事的两个因素,一是自傲,二是多言。多言生厌,多言招祸,多言致败,多言无益。”如果没有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则是很不幸的。能否做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说到底,还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一个人最可贵的才能便是管住自己的嘴巴。缄默的嘴、真诚的心是世界上最令人赞美的东西。

正所谓:

多言无益数其穷,

得道之人善守中。

祸自口出随处见,

谨言慎行更从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70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