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天台路迷,仙境邂逅,如诗,如画,如梦

天台路迷,仙境邂逅,如诗,如画,如梦

浙江虽然去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这里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历史人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雄奇秀丽的山峰和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还有众多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浙江台州的天台山,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去处。

天台山自古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的说法。不仅自然风光壮观秀丽,天台山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让这片山水充满了灵气和内涵。天台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根据地理位置和各自特色天台山分为13个景区,每一处都各有特色,别具风格。

天台山是一座佛国胜境,也是一座文化名山。佛教天台宗发源于此、道教南宗创立于此、活佛济公出生于此、五百罗汉应真于此、王羲之书法悟道于此,徐霞客游记开篇于此、和合文化发祥于此、诗僧寒山隐居于此、刘阮桃源遇仙于此、唐诗之路目的在此。天台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让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更显神奇。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是天台山著称海内外的特色,天台山也因此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去过天台山的人都对这里悬崖峭壁和瀑布流水的壮观景色印象深刻。除了这两处最经典的景点之外,宛如人间仙境的琼台仙谷,清凉舒爽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济公故里赤城山和惊险刺激的龙穿峡也都非常值得一看。

春光明媚,漫步在如画的风景里,感受山清水秀的美,天台山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尽情释放的地方。随处可见的溪流岩石,绿树红花,将大自然的美毫不保留地呈现出来,美得自然,美得让人心醉。在这样的春光里带上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亲近大自然的真山真水,还可以寻访古时名人留下的足迹。

济公故居赤城山是天台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区之一。赤城意为赤红色的城堡,每天日出日落前后,赤城山在朝晖晚霞映照下像一座火红的城堡,因此得名“赤城山”。赤城景区海拔306.5m,总面积1.3平方公里,虽然海拔不算高,却有着“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气势,因而天台山被称为台岳南门的标志,台州也因此山而得名“赤城郡”,天台县也称作“赤城县”。

赤城山的人文文化,自下而上分为佛教文化、济公文化和道教文化。下层紫云洞为东南沿海地区著名的尼庵,中层有少年济公读书处济公院,上层是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历史上的赤城山是一座圣山,是众多高道大德、文人墨客仰慕的地方。敦煌高僧昙猷、天台宗九祖湛然都曾宴坐、讲经于此,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历到此,建文帝两次度岁在此,可以说这是一座佛道双栖的名山。于是我们拾级而上去一探究竟有何神奇。

天台山是济公活佛的老家,少年济公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济公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南宋时期真实存在的人物。史料记载济公原名李修缘,法号道济,公元1148年出生在天台永宁村,长大后在国清寺出家,后到灵隐寺受具足戒,跟随高僧瞎堂慧远学习佛法,是禅宗临济宗杨歧派的一位高僧,因为他行事疯癫,被称为济颠和尚,又因经常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打抱不平,百姓将其尊为“活佛”。公元1209年济公圆寂于杭州净慈寺。

1957年周总理陪同苏联伏罗希洛夫元帅到浙江访问时曾提到济公,他说:“人民很喜欢济公,他关心人,为不公平的事打抱不平,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济公的美丽传说。”2006年,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济公故居建筑是“三台九明堂”格局,为当地富庶人家的典型建筑风格。三台即三进,就是三个分隔的道地。每个道地三个堂(一中堂二横堂)合起来称三台九明堂。三个道地的图案各不相同:前道地中间是五蝠,旁边为梅花,意为梅开五福。中道地是鹿,后道地是寿,合称就是寓意“福、禄、寿”。

有人说到天台山不到国清寺等于没去过天台山,国清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让天台山名扬中外。这里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韩国天台宗的祖庭,影响力跨越国界,广泛而深远。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东传后在中国发扬光大,千余年间凝结了众多信众僧侣的智慧,并衍生出了多个教派,天台宗就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之后创立的第一个教派。

史料记载:天台宗创立者名智顗,南朝人,因给晋王杨广授过菩萨戒而被尊称为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擅长讲经说法,被佛学界公认为东方释迦牟尼,极受尊崇,放在今天绝对是一位明星级人物,粉丝千万。公元575年,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并在此建了十二座道场。国清寺就是根据智者大师亲手规划,由杨广按照皇家寺院的规格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千余年来,国清寺一直保持着最初农禅并重的修行方式,把劳作和修行都作为平时的必修课。

春风拂面,苍翠山林中雄伟的隋塔高耸入云,点点青苔更显沧桑。隋塔是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恩情而建造的,因此又叫报恩塔。报恩塔高59.4米,六面九级,是浙江现存古塔中最高的一座。隋塔原为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年代久远,木质部分飞檐斗拱已经腐烂,只剩中间的塔体。民国初年整修时,曾从塔中取出7方隋代线刻佛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现藏于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

天台山有一座七佛塔是必去的地方,因为曾经供奉过去七佛,塔面上刻着过去七佛的名号,因此民间俗称为七佛塔。日本著名的“国东塔”就是以国清寺的七佛塔为原型建造的。七佛塔的上方有一块方形墓碑,是唐一行禅师的衣冠冢。一行禅师曾入国清寺拜师学习算法,对这里十分留恋,后人就在此立衣冠冢来纪念他,这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座一行禅师衣冠冢。

天台山还有一处必看的奇观石梁观瀑,观瀑亭据说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观赏石梁飞瀑的地方,从取景构图的角度看,也是远观石梁飞瀑的最佳取景点。

天生石桥和瀑布有很多,但瀑布和石桥同框却十分少见,在石梁飞瀑,石桥和瀑布完美结合,天下奇观独此一处。飞瀑终年流水,即使大旱年份也不断流,瀑布两边山林茂密,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这座天生桥为花岗岩质地,长约7米,厚5米,梁底空洞高约2米,金溪之水从石桥下流出,从30米高的峭壁跌落入惠泽潭,既是奇观,也是壮观。

每一个奇妙的景观背后都会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相传是观音菩萨将两边山上两条巨龙的舌头拉过来搭成了一座石梁桥造就了这一景观。如果仔细观察,石梁中间确实有一条缝,像拼接而成。传说故事让石梁飞瀑更具神话色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把这个故事写进了诗中:“山南山北尽白云,云中有水接天津。”“两龙争壑那知夜,一石横空不渡人。”把石梁飞瀑的传说和景观描述得惟妙惟肖。

神奇的石梁飞瀑不仅吸引了古今中外的游客文人,许多影视剧组也慕名而来到此取景,家喻户晓的《少林寺》让李连杰一夜爆红。游本昌的经典《济公传》,张国立的《济公新传》,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还有《美国小和尚》,香港TVB热剧《寒山潜龙》都曾在此取景。著名导演张纪中对这里的景致非常喜欢,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水浒笑傲歉仙债,英雄迟早聚天台”的感叹。

石梁飞瀑旁边的拱形石桥名为仙筏桥,始建于明代,与国清寺前的丰干桥,九遮山的牮桥一起载入《中国科技史》之桥梁篇。在这里仰望石梁,有一种“忽如天际”的感觉。

如果时间充裕体力充沛,建议您再接再厉去琼台仙谷看看。 琼台仙谷古称西灵溪,俗称百丈坑,前者道出了琼台之灵秀,后者则道出了琼台之险峻。琼台仙谷景区位于天台县城西北8公里,是一处花岗岩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琼台仙谷独特的峡谷风光。光听琼台仙谷这个名称,就感觉有一股仙气。传说这是一个仙人聚会的地方,“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穿过洞府,跨过廊桥,沿着栈道观光,一路山崖陡峭,峰峦奇特,龙潭碧绿,瀑布飞泄,再加上山林间古朴的道观,像极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琼台仙谷是天台山的支柱景观 。景区内有投资42亿元的桐柏抽水蓄能电站,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就在这里。用五句话来概况这里的景观“黄帝铸丹历史悠久”;仙气常驻、仙气长留;高道修真,开创南宗;文人咏赞 ,美景迭出;蓄能电站,光照神舟。

“过灵溪而一濯,疏烦不想于心胸。荡遗尘于旋流,发五盖之游蒙,追羲农之绝轨,蹑二老之玄踪。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双阙云辣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朱阁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这是东晋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对琼台仙谷这处“仙都”的描述。登上山顶俯瞰琼台,山峦似莲花盛开,双阙如旌旗并展,加上山间经常出现的云雾蒸腾,更有虚无缥缈的仙境之感,天台路迷名副其实。

我们的天台山之行到此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与天台山的匆匆邂逅,如诗,如画,如梦,一场畅游仙境的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68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