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句子大全 宝宝戒奶第三天的句子-宝宝戒奶哭闹一招搞定

宝宝戒奶第三天的句子-宝宝戒奶哭闹一招搞定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昨天在楼下偶遇六楼一个二胎妈妈带着孩子玩,平时都是自己带两个宝宝,很辛苦!还好今年的大宝贝上幼儿园了,早上送完大宝贝,有空可以带二胎去外面晒太阳。

因为都是带孩子的人,围绕孩子自然会有很多话题,虽然不常见面,但聊得热火朝天,愉快的氛围一扫家里带娃的寂寞和苦闷。

因为年龄大了一点,楼上的二姐向我请教。"你看,我的第二个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我非常爱牛奶。我每天晚上都要吃奶睡觉,这让我睡不好觉。不给孩子牛奶,我一个人看孩子不行!她一直抱着你要牛奶,我的心很痛!谁愿意有牛奶而不给孩子?给孩子戒奶怎么说?"

给孩子戒奶确实是对妈妈和孩子身体和心理上非常重要的考验!如果过早戒奶,孩子会哭闹不止,缺乏安全感;如果太晚戒奶,不仅会影响妈妈的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戒奶时间非常重要。

所以我收集了我和其他宝妈的戒奶经验分享给她,希望对她有帮助。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一种,很多宝妈需要上班,平日里孩子一般都是由奶奶带大,一起生活,如果孩子平时喝奶粉,吃的好,妈妈觉得可以断奶,晚上直接由奶奶带睡觉,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自然断奶,孩子很少哭闹,我大女儿就是这样断奶的。当时我在新房哭得一塌糊涂,真的舍不得给她断奶!

第二种是宝妈自己带孩子,平时没有人帮她,孩子只认妈妈,每天晚上必须抱着奶睡觉,连爸爸都不允许抱她,这种类型的孩子是最难戒奶的,我分享几个身边的成功案例:

1.在乳房上贴一个卡通创可贴我朋友本来打算在孩子两岁的时候给她贴个创可贴,但是孩子晚上抱着的时候不让妈妈走,第二天发现乳房上贴了一个卡通创可贴,就对孩子说:"你在奶奶身上看到了什么"孩子看到狗和猫的图案就害怕了,这和平时的奶奶完全不一样,他很抗拒。看了几次后,他就不再要奶了,应该说这个方法对她的孩子戒奶很有效,但是对我的宝宝完全无效,我用同样的方法操作,我的第二个宝宝看了一眼创可贴,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可能是在想我奶奶在哪里,她盯着看了一会儿,伸手试图把创可贴剥下来,有一次把创可贴拆了。那一刻,她太高兴了。原来我奶奶在这里!这种方法失败了!

第二种是在牛奶上涂上黑色或红色的油漆。几个朋友用这种方法告诉孩子,奶奶脏了或受伤了,不能再吃了。孩子看了之后,很听话,就不吃了。但是我的第二个孩子看到我摸的黑色油漆,盯着奶奶说:"奶奶脏了!"我说:"是的!奶奶不能再吃了!"第二个孩子马上去找纸巾,跑过去说:"擦!吃!"上帝啊!这真的是一种食物!

后来,我只能根据宝宝的特点为她制定戒奶计划:

首先,我给她买了一本《再见!妈妈的奶》的绘本,每天晚上读给她听,也许她知道我要给她喝奶,每次读的时候,她都扑到我的怀里,哭着说:“说别看了,我要奶奶!”当时我的心很痛,我真的很想一直给我的孩子。

然后在孩子要戒奶的前一个月,她白天每天只喂三次,因为她一直习惯吃夜奶,有时晚上三四次,所以一天根据安静的情况减少到一天两次,最后一周一天一次。最后,我决定戒奶。孩子仍然每天晚上起床三四次,不和他爸爸睡觉。寒假只好让姐姐和奶奶白天陪她玩,晚上陪她,夜奶戒不掉,只要我睡在旁边,她就会吃奶,不给就哭到上气不接下气,我怕半夜吵醒邻居,只好决定离家出走几天!

离开孩子的这几天我心里很难受,我一直以为她一定哭得不成样子,但是我想好了以后就不能心软了,不然前功尽弃,孩子永远断奶,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当我的奶大约在同一时间回来时,我回到了家。我想象着无数种孩子看到我,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一定是想死了她的母亲!但她看到我时问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有奶吗?"我说:"没有了!"孩子大哭起来!悲伤似乎是意料之中但并没有干涸。我刚看到她精致的小脸被太阳晒得黝黑,裂开了一个小嘴,一定是哭过之后的风吹过,我心如刀割,只能抱着孩子和她一起哭,别怪妈妈心狠手辣!

晚上和孩子一起吃饭,她很开心,一边吃一边往我碗里放菜,最后拿起一个小勺子喂给我吃,我说"宝,别喂了,吃饱了可以长高了!"她一边喂一边说"妈妈吃!妈妈吃饱了还产奶吗?"我的眼泪喷涌而出,温柔地对她说"妈妈不产奶了!不然又要和宝宝分开了。你不想要你妈妈吗?"她听后伤心地哭了......

她可能也明白,是时候和妈妈的奶说再见了!孩子虽小,但我知道她幼小的心里什么都懂,每天晚上她睡不着的时候,我都会给她讲一个故事,告诉她妈妈不会离开她,好好睡觉吧!就这样,我的二宝在她两岁三个月的时候,给她成功断奶了!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想要戒掉母乳的妈妈们一些启发和帮助,希望每一位哺乳期的妈妈都能顺利度过人生的这一关!另外提醒大家,有些宝妈在哺乳期会涨奶,这时候千万不要被外力挤压,以免引发乳腺疾病!

宝宝戒奶第三天的句子-宝宝戒奶哭闹一招搞定(图1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6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