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圈子 | 张嘉佳:心存高远,驰梦无限

圈子 | 张嘉佳:心存高远,驰梦无限

导语

张嘉佳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不喜欢规划也没有榜样,甚至没有什么大志向。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他写的故事在网上疯狂流传,据说阅读量已经超过四亿,原著的电影版权也被投资方争相购买,如今他更是和王家卫、梁朝伟一道拍起了电影。事实上,从最初的网络写手成长为畅销作家,这条路他走得并不顺遂,然而正所谓“心所向,驰以恒”,这么一个看似懒散的人,却自始自终不曾质疑过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而这个时代也给了他实现梦想的绝佳路径。

— 品牌鸣谢:梅赛德斯-奔驰 —

最会讲故事的人

翻翻张嘉佳的微博,你会发现这个人有点分裂——上一秒生猛无比,“如果非走不可,去他的行李,影子都嫌重”,下一秒又温柔至死,“假如没有辜负就好了,你喜欢我,而我也喜欢你”。就像我走进化妆间第一眼看到的他,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穿了一条大短裤,一半戏谑一半深情,颇有些人如其文的意味。

鉴于“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这一头衔,我们的采访从一个简单粗暴的问题开始:“你为什么这么会讲故事?”张嘉佳几乎不假思索地抛出了两个字——天赋,之后他补充道:“我的作品之所以被那么广泛的受众接纳,就是因为我是个普通人,这是我最大的优势。我的成长经历、生活态度、思考立场都跟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我比一般人多了一点讲故事的天赋。”确实,1980年出生的张嘉佳,成长轨迹跟普通的八零后没什么两样,受的文化熏陶也谈不上胜人一筹。他文章中出现的《七龙珠》、北条司、马拉多纳、陈百强、金庸等文化符号曾渲染过大多数八零后、九零后的青春,实在没什么特别。所以,若不是因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一炮而红,他大概就是你我身边那个颇有点才气又没什么正形的哥们儿,没准在酒桌上你还会劝他“靠点谱”。但也正是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普通”和“天赋”,让他的文字能探触到这个时代年轻人最柔软的内心。

坚信心中所向的梦想,更重要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在这个流行刻薄的大环境,张嘉佳“浑不吝”外表下隐藏的一颗“玻璃心”硬是另辟蹊径成了宠儿。就像作家咪蒙说的:“我们假装迷恋重口味,内心向往的却是真爱。”异见者也许会说这是一种投机,但懂得投其所好实在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天赋。事实上,在张嘉佳身上看不到什么所谓的文人包袱,更没有沉重的使命感,他的文字和他本人一样轻装上阵,信马由缰。张嘉佳更是坦言“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只是当时新书宣传时的一个噱头,并没有太大意义。

从未自视甚高,亦不曾怀疑自我

因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的微博粉丝迅速从52万涨至如今的将近700万,网上流传的“张嘉佳经典语录”也被很多粉丝烂熟于心。伴随着巨大关注而来的是粉丝的更新换代,老粉丝不能接受他现在的行文风格,新粉丝则几乎没看过他早期的作品。对于这样的意见分歧,张嘉佳显得很淡然:“我一直都是这样,只是读者在不同阶段认识了我,没有谁对谁错,仅此而已。”对于不绝于耳的负面评价,张嘉佳同样抱着一种爱谁谁的态度,他直言不讳地说:“我的作品没有流芳百世的潜力,它们就属于这个时代。”

不难发现,张嘉佳的文字精准地贴合着这个时代的语言体系、思维逻辑和生活方式,最大程度地反应着普通年轻人的梦想和焦虑。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挑战大众的审美,或者说他的审美恰恰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他不强求特立独行,或是标榜高深莫测——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游得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作者的幸运。当然,年轻时的张嘉佳也曾被网络上的刻薄评论气得想撸起袖子跟人干架,但冷静下来也就偃旗息鼓,如今三十五岁的他说:“我只对喜欢我的人负责。”说到底,他从未自视甚高,旁人又何必痛心疾首。

从心出发,不忘初衷

张嘉佳说自己的成长经历一点都不励志,没有处心积虑的梦想,也没有从困境中逆袭的壮烈,一路误打误撞就这么走过来了。大学时代的张嘉佳,对电视节目制作一窍不通,却硬是凭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和超强的学习能力留在了电视台,而且一干就干了十年。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做将近五十期节目。然而,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他还抽空在网络上连载了一个叫做《小夫妻天天恶战》的帖子。这部信手拈来的无心之作,竟引发了巨大的关注,点击量连连冲高,甚至引起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关注,笑称这部作品是“宇宙中描写吵架最厉害的小说”。

但是,从红极一时的“网络写手”转变为真正的畅销书作家,这一路张嘉佳走得并不顺遂。2003年,将第一部手稿托付给朋友出版,还搭上了自己的积蓄,却在人生第一次签售的当天得知出版号是假的,所有新书被依法收缴。过了几年,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二本书出版的机会,却因宣传运作的不理想,反响了了。事实上,2013年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他第一本顺利出版的作品。但这样屡遭挫折的经历在张嘉佳看来却是最好的成长路径,他笑言:“太早成名对我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早就走偏了。”但玩笑过后,他却认真地说:“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技巧,所以在我看来,拥有写作的能力是一种幸运。”如此看来,没有规划、没有榜样甚至没什么大志向的张嘉佳,看似一路随遇而安,却始终没忘初心,坚持用文字为普通人熨烫着心中的皱褶。

为梦想倾尽全力

叫兽易小星关于新电影《万万没想到》的长微博,讲述了自己从建筑工地走到电影片场的经历,如今这篇微博的转发已经超过18万次。相比之下,张嘉佳关于电影《摆渡人》开机的微博转发量为四万,实在不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成绩。似乎,在这个无论出售什么产品都需要贩卖梦想和情怀的年代,张嘉佳这次显得有些太过轻描淡写了。然而,这并不代表他没有野心,当我问到他对《摆渡人》的期望,他突然严肃了起来:“我想把我心中的世界完整地呈现出来,这是个宏大的理想,但你一定会看到。”

他说决定拍《摆渡人》之后,“由于太佩服自己,对着镜子磕了八个响头”。确实,作为原著、编剧和导演的张嘉佳完全有资格自信——由最打动人心的作品改编,王家卫作为监制,梁朝伟作为男主角。除此之外,还有行业内最顶尖的团队配置和技术支持,张嘉佳笑称自己可能是整个片场最不懂电影的人。谈到跟王家卫的合作,张嘉佳很直白地说:“我们这一代所谓的文艺青年,启蒙无非就是王家卫、村上春树或岩井俊二。”事实上,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正是张嘉佳大学时期的最爱之一,青春时期的喜好也许会被生活慢慢消磨,甚至开始去调侃、解构,但归根结底它早已成为青春的一部分,大多数时候触不可及,但总会在某一天直指内心。这就是为什么张嘉佳与王家卫的合作如此难能可贵而又如此顺理成章。张嘉佳说:“我和王导之间没有出现过分歧,而我在他身上学到的第一点是什么都不怕重来,第二点就是进度永远不是最重要的。”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

玩笑归玩笑,整个电影的筹备过程张嘉佳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迄今为止,《摆渡人》的剧本已经改了七十稿,一场戏在拍摄当天可能还要改到九稿以上,连梁朝伟都是开机前五分钟才拿到剧本,平均每条镜头拍25-30条。“这部电影中有七个爱情故事同时进行,但剧情走向又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就是一个剧本反复推敲改了七十稿的威力,结构严密、衔接巧妙,几乎趋近完美。”张嘉佳认真地说道。好吧,也许这个有点天赋的普通人将再次创造奇迹,他干得出来。

确实,相比起其他新导演的作品,张嘉佳的《摆渡人》是一部起点太高的电影,也因为他的坚持,甚至可以说“疯狂”,让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透着“神作”的气质。当然,精益求精的代价就是拍电影这段经历成为了张嘉佳人生中最累的阶段,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阶段。这对于一个理想生活是“喝喝酒、吃吃饭、四处走走、谈情说爱”的懒散作家来说,实在有些难以适应。张嘉佳坦言:“我写书的时候没想过拍电影,拍电影不是我的梦想,但拍《摆渡人》是。”也许可以这么理解,眼前这个畅销作家兼新锐导演生猛无比地化解着外界强加的盛赞和中伤,却不忘时刻反观内心,看似没有既定目标,却始终忠于自己内心的喜好和判断——这也许就是“心所向,驰以恒”的最佳注解。

也许可以这么理解,眼前这个畅销作家兼新锐导演生猛无比地化解着外界强加的盛赞和中伤,却不忘时刻反观内心,看似没有既定目标,却始终忠于自己内心的喜好和判断——这也许就是“心所向,驰以恒”的最佳注解。

↓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时尚集团与梅赛德斯-奔驰联合出品的视频节目《星耀最访谈》,了解关于张嘉佳更多的故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65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