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佛坪十亩地,一个不能遗忘的地方!

佛坪十亩地,一个不能遗忘的地方!

十亩地是个乡名,十亩地是个村名,十亩地也是个地名。您是不是有点奇怪?是个地名,好理解,也许那个地方就十亩地呗。可是,村名也叫十亩地,乡名也叫十亩地,那就费解了。一个村何止十亩,一个乡更不是这个数。这是什么缘由呢?其实,真正的十亩地,田也好,地也好,都不止十亩,那怎么就叫上十亩地这个名字了呢?

相传,十亩地以前是不叫十亩地的。最初,它有一条繁华的街,街道里有来往行人打尖住宿的店子。打尖就是长途行人在旅途中走累了,停下来休息吃东西,然后再继续走。街里比较有名的一个店子叫“草店子”,大概是店子的老板姓曹,原本是“曹店子”,可来往打尖住店的人天南地北,话音也五谷八杂,传的久了,就把店名传成“草店子”了。

按照老人们的老人传说,就是这个有一条街,有着一个名叫“草店子”的地方,在上上个世纪末闹红花会的时候,被逃到这里的红花会余孽抢掠一空,然后一把火烧了整条街,大火燃了三天三夜,映红了半边天。尽管最后红花会余孽被当时的洋州府赶过来的官兵围剿了,可这条街从此再也没有重新修建起来。这也是因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那时应该叫山民,在那次事件中死的死、逃的逃,又地处远离洋州府的大山里,官府也就认为没有再恢复修建一条街的必要。

至于此前这里有一条街,街上有打尖住宿的店子,在以后的岁月里,从当地村民在“草店子”这个地方,每年耕种的稻田里都能多多少少掏挖出一些残砖碎瓦和碗盘的一些碎陶瓷片得到了验证。

况且,有砖有瓦,在很早很早以前,确实不是一般的民居。一般的民居,殷实一点的人家都是用墙板筑成的土坯房。穷苦一点的则是用木料竖起来的“栽叉子”房子,屋面铺的是茅草,房子四周用竹篾子编成笆围起来。防止冬天冷风吹进屋,有用稀泥和着麦糠或剁成截的谷草搪抹在竹笆上,也有在竹笆外围一圈茅草的。

或许是鉴于“草店子”这个地方是从四川过来途径安康、石泉,然后再经两河、大河坝渡口顺椒溪河逆流而上到佛爷坪,再翻越秦岭出山到山外的马召、周至的必经地,这个地处大河坝和佛爷坪之间,距两头都有几十里路程的地方,有个打尖住宿的店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有个店子才能方便来往的旅脚客人;也有往来的人们看好这个地方,有山有水,环境幽静,气候适宜,适合居住。于是慢慢就在这里有了一些人从湖北、四川、镇巴和洋县(以前叫洋州府)迁来居住,当然他们不敢在原来的“草店子”盖房居住,那里是死了不少人的。但也不能离得太远,毕竟这个地方不是太大,就是一条顺椒溪河东西走向的“出山道”。在离“草店子”上河方约300米的地方,盖起了一院瓦房作为来往行走的商贩、旅人打尖住宿的落脚地,被人们叫做“瓦店子”,其他的一些人家就零零散散分住在周围不远处。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农业生产,就需要种粮吃饭。慢慢的,居住这里的人们就在居住房的周边开荒种地,一点点就形成一个村庄模样,也逐渐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居住,开荒种地的面积就越来越大,渐渐地,就把现今十亩地的大体轮廓开发出来了,开发出来的土地连成片,足有一百多亩。其中,有一户陈姓的人家,开出的一块地最大,足有十余亩,位置就在距原“草店子”下河方向150米的距离,也正好处在人们东来西往的大道边。十亩面积的一块平整整的地,在出门就是坡的山里面算是比较大的平地了,这块地也就成了来往行人眼里的一处风景,一块招牌。

就这样,一个小小规模的村庄就渐渐形成了。

有村庄就得有名字吧,尽管当地居民们无所谓叫啥名,居住离这相距不远的人知道这里有个“瓦店子”就行,可是来往远程的行人相互间交流就不方便了,叫这个地方“瓦店子”吧,沿途的瓦房店子很多,往往在说不明白的情况下,总是搞错地方,于是过往的行人就根据道边最容易让人记住的那块十亩大地为地名标记,相互间把这里叫做“十亩地”了,确实也是,那块地就在道边,即使第一次到这的人,也很容易认出来,把这里叫“十亩地”的确不错,于是“十亩地”这个地名就慢慢的叫开了,逐渐被人们接受。

居住这里的人们,随着不断开发,也逐渐喜欢上这里,他们新修水利,从南面山里一个现在叫案板沟的山沟里环山开挖出一条水渠,引来小沟里的山泉水;又从距十亩地三里地的上河口位置(椒溪河)修筑堤坝,挖渠引水,把平地改造成稻田,那块十亩的地,也变成了一块十亩的稻田,面积仍然是最大的一块。

随着新中国成立,十亩地这里成立了人民公社,当时政府取名“胜利公社”。可是突然的一个新名字,总是让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们发蒙,总不习惯新的名字,总还是把这里叫成“十亩地”,最后,就连政府也顺从民意,把公社改名成“十亩地人民公社”,公社办公地就设在离“十亩地”上河方向三里路的地方,为能准确称呼公社的办公地,有十亩地的地方则被叫做“老十亩地”,大队叫“十亩地大队”。

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十亩地人民公社十亩地大队的干部群众,战严寒酷暑,起五更睡半夜,又新开垦出数百亩的水田和梯地,新修了水利,加固拦河堤坝,拓宽了堰渠,把十亩地建成为全县的粮食主产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政府对农业生产实施了以户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改人民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十亩地就相应改成了“十亩地乡十亩地村”,一直沿用至今。

在改革开放年代,十亩地乡十亩地村更是紧随时代步伐,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外,还积极拓宽门路,致力多种经营开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木耳、香菇、天麻、猪苓栽植等优势产业;规模养殖也大放异彩,出现大批养鸡、养猪专业户;地域特色的土特产更是享誉四方,土蜂蜜、核桃、板栗、山茱萸供不应求。

在国家“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政策感召下,勤劳质朴的村民们又积极投身“退耕还林”,把自己的家乡装点成绿树掩咉、鲜花环绕的“绿色村庄”。

当前,十亩地乡十亩地村为保障国家“南水北调”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响应政府要求,含泪离开亲手建设好的美丽家园,举乡迁移到距十亩地上游十余里地的谭家河村,十亩地乡也和大河坝乡并乡为镇,成为大河坝镇。

尽管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过,可十亩地乡的人民,牺牲小家为大家,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做出了莫大贡献。

或许要不了多久,“十亩地”这个名字会湮灭在历史进程的长河中,可“十亩地”这个地方的人和事、“十亩地“的历史、”十亩地人”在各个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会被人们遗忘。

世上,总有一些地方不会被遗忘,也不能遗忘。

作者:胡德明,陕西省佛坪县人,喜爱文学,闲暇时,喜欢写一些随笔、小诗,愿与各位文友一道同行,歌颂祖国山河壮丽、家乡秀美!

来源:椒溪物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9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