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高考记:那薄如蝉翼的五彩泡沫

高考记:那薄如蝉翼的五彩泡沫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我是2007年参加高考的。

2004年,我升入了县级重点高中,那个班一共有20个班,其中有一个火箭班,学生是根据比赛或中考成绩提前录取的,我的资历很傻,勉强在其他19个普通理科班取得了一席之地。

文理科一年级的时候,因为班级成绩垫底,就分开了,这样可以腾出4个班次的艺术课。

高二进入新班组,根据高一期末考试成绩排名,给我分配了2号学生,对于新班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一种抵触和对抗的情绪中,难以适应,之后虽然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十名以内,但直到最后一次高考,我始终没有拿到第二名。

我的数理化成绩很好,经常钻研一些简单的方法,在我看来,这有助于理解课本上的概念和公式,我也经常用错题集,在本子上记下我多次出错的地方,我的语文成绩很差,因为我觉得无关紧要,所以我在课堂上睡了很长时间。英语在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中年大妈的指导下枯燥无味,成绩勉强是最好的,当时流行一句话,数理化学好了,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我没有那个想法,但是突然就成了那种学生。

我喜欢踢足球,高三的时候,每天晚饭后都要去操场散步,后来我用省下来的钱买的足球被班主任戳破了,被迫放弃,每个月休假一次,半个月也不去上周日的早自习,这是高中最后一次难得的在操场踢球。

整个高三,学业紧张,无暇顾及他;有喜欢的女生,只能埋在心里,生怕和对方一起给自己增加负担;连载武侠小说,只能等到晚上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看书,却还是被老师没收;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一遍又一遍。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年级组老师出的考题比黄冈的密卷还难,甚至有学生问为什么“孔雀东南飞,游走五里”,被判做另类被训斥;或者物理课上的一个女同学崩溃咆哮哭泣,把成绩好最后转学的女同学都骂了个遍,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青年教师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你们要珍惜这段辛苦的时光,虽然枯燥、辛苦,但一定会成为你们一生难忘的经历,当你回望来时走过的路,那是你们一定会记住的印记。

那时的我年少无知,毫不在意,回想起来,挑灯夜战,书声喧哗,疲倦嫌弃却仍在努力的时光,记忆远如前世的日子,像轻轻一挤,薄如蝉翼的七彩泡泡,在淡淡的阳光照射下,真的很难得。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高考的考验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家长。

高三后,父母每周都会给我喝汤,顺便帮我洗衣服,我家住在一个镇上,离县城30公里,骑摩托车要一个多小时,印象最深的是冬天,有一次妈妈给我洗衣服,因为宿舍没有热水,手又冷又僵,我一直怪她耽误了时间。后来每次想起来,眼睛总会变得湿润,但一问妈妈受伤的事,她一点都不记得了,父母是那种无条件忍受孩子一切无理取闹的柔软地带,包容克制,吃苦耐劳。

高考那两天,我爸去学校陪我,说要给我一个人在外面找个宾馆住,免得晚上被打扰,我没同意,后来我爸去住好老乡家,给我一日三餐,小心翼翼,生怕丝毫影响我的心情,考完试不敢问我考得怎么样。他只是默默地把我收拾好的行李从宿舍接回家。

结束后的第二天,班里的同学约好了去网吧通宵,第一次进网吧,玩什么都不记得了,直到第二天才离开,回到家里,连续三天把门关上抱着头睡觉,爸妈也不知道情况,认为我考得不好,但不敢多说,只是吃饭的时候轻轻地哭了。

之后,考试答案在报纸上登录,他们只是怯生生地告诉我,把报纸按顺序放在客厅的柜台上。后来,我开始提前报名。我一反常态地告诉父亲为答案评估分数。父亲很紧张,有点松了一口气把报纸递给我。

看了答案,我跟我爸说我应该能考600分,家里就开始高兴起来了,然后我爸跟我说成绩出来之前不要公开,如果是这个分数应该还是比较理想的,之后我就去学校准备提前批了,是两年制军校,班主任问我估计多少分,我说600分左右。他说如果是600分,我就不申请早批了,以后可以申请更好的大学,于是我听了班主任的建议,就回家了。

分数出来后,我考了602分,填报志愿的时候,在爸爸和二叔的指导下,我填报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虽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在网络不发达、信息不流通的情况下,这个专业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二叔是家里读书最多、视野最开阔的亲戚。

填报志愿那天,我遇到了很多同学,成绩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全班只有九本书,还是我们这一届分数最低的班级,第一名是610分,是班上常年第一名,我是第二名,后来我们班有三个同学一起考上了武汉大学。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有过一些聚会,但最后慢慢散了,很少联系,就像所有在那个青春期漂泊在外的同学一样。

现在高考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再也找不到那种紧张的学习感觉了,我也参加过一些专业的考试,但是一提到书,我就特别困,很难静下心来,所以我只能在字里行间回望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日子,只因为青春依旧美好,不断奋斗。

愿每一位努力的学子,都能眷恋幸运缪斯,取得理想的成绩,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开启璀璨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