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句子大全 思念朋友的诗句唯美句子(思念最好的朋友诗词)

思念朋友的诗句唯美句子(思念最好的朋友诗词)

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诗句的作者是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2.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 ——诗句的作者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3.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诗句的作者是谭嗣同《狱中题壁》

4.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诗句的作者是于谦《立春日感怀》

5.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句的作者是王维《相思》

撰文 | 三书

01

开春采山来买斧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游客从东方来,穿着雨衣。

问客人为什么来,因为他买了一把斧头。

花开了,燕子的新奶飞了。

昨天我们分手了,现在是春天,太阳穴上有几缕头发。

这首诗的场景和气氛总是再现我对庙会的记忆,从2月到4月,许多村庄都有庙会,日子错开,所以我整个春天都在散步。如果我去另一个村庄开会,我早早吃饭,喂鸡喂猪,换上干净的衣服,全家人笑着出去了。每当我的村子或邻村有庙会,不值得周末,学校会放假一天,老师们也会去开会。

麦田已涨深,陌生人满是要去开会的人。"开会!"骑车的人从后面走过来,但他答不上来,就说是在自嘲,走远了。街对面走过来的邻居,不是提着树苗,就是扛着锄头,见了面,问了问价格,聊了几天闲日子。

长安遇见冯珠",诗中写道,虽然发生在千年前的长安,但冯珠春来买斧头,他与诗人的相遇和他与村民一起参观庙会有些相似。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时间是流浪的,一千年就像一天,一天就是一千年。

即使在今天,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所有的文字仍然是新鲜的。长安遇到冯朱,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冯衣服上的雨,如果你用心去触摸它,它仍然是湿的。

魏应物是京昭长安人,出身官家,早年在乡下横行,做了门荫的官员,少年时为玄宗贴身侍从,出入皇宫随巡,自安史之乱,玄宗跑到蜀地,失职受困。从此,浪子归来,一改往日的嚣张气焰,立志求学,肃心寡欲,终日烧香扫地,回到岗位后,回到长安,在家乡居住或短期为官,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冯珠。

冯珠早年隐居在家乡,后来游历长安,颇擅长文名,但未能谋得官职,后赴广州征兵。十年后,冯珠再次游历长安,仍无仕途,空虚而疲惫。"一位客人来自东方,他的衣服被巴陵的雨水覆盖",两首诗和十个字,但他说了一千个字。

吴英称冯珠为客人,对朋友颠沛流离的生活表示同情,从东方看,那是广州和冯珠隐居的方向,长安是当时的世界中心,冯珠始终是边缘客人。

东方也是春天的方向,所以客自东方来,给人以春天的想象,这个句式本身也很美,有古意,又像汉乐府中常见的客自远方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像风吹过千里之外。

如果说第一句比较遥远抽象,那么《巴陵雨落衣裳》马上就变得接近具象了。冯珠不一定住在巴陵,但既然从东方来到长安,途中必经巴陵。东方有那么多地方,为什么要写巴陵?文字和图像的选择是诗人创造力的体现。

巴陵,《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沛公军霸主,后来因为汉文帝葬于此而改名为巴陵。虽然这个地方确实存在,但诗中的巴陵实际上并不是指它,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只指一个地理位置,巴陵下雨,长安和东方许多地方都下雨,那么为什么你要说巴陵呢?自汉代以来,巴陵山一直是长安附近的一个隐居胜地,梁红和卖药的韩康曾在这里隐居。

从隐居的角度来看,我们再来看《衣上的巴陵雨》。这首非常具体的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当我们在长安相遇时,冯珠的衣服可能已经湿了,也许他淋了雨但已经干了。总之,一定是下雨了。但这首诗不必如实报道,这首诗是对现实的重建,以呈现更多隐藏的现实。《衣上巴陵雨》既有春雨的湿润,又体现了冯珠在诗人心目中隐士的形象。

三四句简单不做作,但还是要好好回味一下,“问客人为什么来,是因为买了斧头才挑的山”,字面意思也不错,和巴陵的雨相对应,但凤竹是个地地道道的村民,如果研究什么叫“挑山”,“买斧头”就另有深意了。把海煮为盐,摘山铸钱(左思《武都赋》),山就是铸铜钱。而买斧则被编纂在《易经·游卦》中,游历四方,得斧,心不乐。结合典故中的这些含义,“因买斧而摘山”并不是真的买斧砍柴,而是影射了冯珠的困境。

我们可以按字面意思来读,也可以结合典故来读,我个人更喜欢平淡的春雨和斧头,而不是那些典故,想必诗人对此也不会反对,他一定知道自己写诗时所用的词语在语境中有很多种可能,这不就是诗歌的神奇和梦想吗?

“暗中花开,燕子新乳飞,昨天我们分别了现在是春天,鬓角长出几缕头发”花开无声,燕子新柔情飞,眼前又是一个春天,春天永远年轻,人却年年衰老,一去不复返。

思念朋友的诗句唯美句子(图24)

明董其昌《京西昭印图》局部

02

不是情诗的情诗

《相思》

王维

红豆生于南方,春天有几枝。

愿你多采摘,这东西最相思。

这首名作人人皆知,但可能有人不知道,诗中所谓的相思,不是男女之情,而是朋友之间的留恋,诗中还有一个现实的标题,叫《江上赠李龟年》。

古代诗人写给朋友的诗,往往很像情诗,杜甫怀念李白的诗,比如“共醉共眠秋,牵手天行”,这种动作在今天很难接受,在古代只是兄弟情谊。

李贵年是唐玄宗时期的当红音乐人,经常在豪门贵族家中演唱,与李贵年一样,曾担任过太乐城的音乐人王维活跃在京城文化名人圈,两人情同知己,安史之乱爆发时,李贵年流落江南。杜甫在晚年的长沙与他相遇,并写下《江南遇见李贵年》:在王琪家见惯,在崔九堂前听过几遍,正是江南美景,在落花的季节与你再次相遇。"

与王维的诗相比,杜甫为李贵年写的诗,不仅外貌气质不同,而且与李贵年的关系也有密切和疏远之分,杜甫的诗虽然入选《唐诗三百首》,但其诗歌艺术却比王维的诗逊色许多,并不是说他们作为诗人有高低之分,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究其原因,大概是他们对李贵年的感情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如这首诗本身所表明的,杜甫对李贵年的感情其实是他对一个时代的感情,李贵年的命运刻画了历史的变迁,所以诗中的抒情显得公而远之,王维也为李贵年叹息,但他在诗中举重若轻,完全抛开了时代和历史,只说摘红豆,应该说这是一种私密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李贵年在江南期间,经常吟唱王维的这首诗。作为朋友,这首诗的证据是压倒性的,但并不妨碍我们顽固地站在爱情的一边。原因有二:古代男人之间的爱情表达方式不太合适,其一;红豆和爱情,在今天非常女性化的浪漫中,男人摘红豆是为了爱情,也不太适合这种表达方式,其二。虽然我想说,在古代这些都不是问题,但从《诗经》和《楚辞》来看,采摘花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爱情的传递,男人们还采摘草药、芙蓉、梅折等。,以寄托他们对朋友的想法。

红豆生在南方,多么甜美的意象,每一个字都有温暖的含义。红豆的鲜红饱满和南方的阳光温暖作用于我们的感官,顿时营造出一种相思的灵气。红豆又称相思,生在南方,南方的阳光给人更多的幻想。《汉乐府》的开头句是这样的:“思在大海南。汉代海天外,《大海南》是诗人的想象,指向未知的远方,绝望而美丽。

《春来几枝》,读到这句话,自然想起了《寒梅花未开》,是上帝之笔。那句亲切的问话,意味深长,却浑然不觉的神情。他问的是花,不是花,这里的《发几枝》,问的是红豆,其实是彼此的爱。

《我希望你多摘红豆》,我劝朋友们多摘红豆,不是送我,而是多摘一些给我。《这东西最相思》,一粒粒的红豆都是相思的果实啊。最后一句话很劲爆,看似不经意,其实前面的委婉感情和充分表露。

思念朋友的诗句唯美句子(图40)

明代沈周《帝宅图》局部

03

“我想你”该怎么说?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真的很爱兜兜转转,就不能说一句"我想你"吗?这样不是更有冲击力吗?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简单粗暴的告白确实更有"震撼力"。但恋人和朋友之间,如果每次都用同一句话或几句话,相信任何人听了都不会再有感情。人情如流水如火,总是处在复杂微妙的一切之中。一句简单的“我想你”,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我们读王维的《杂诗》:“故乡来,当知故乡,来日佳人窗前,寒梅还未开;故乡思念千千万,问何处;即使来者与你共进晚餐,把故乡的一切都告诉你,你的缺席能否填补?更何况,家乡有很多事,听了还不如不听,一句“寒梅还未开”就是对家乡最好的告白。

《相思》亦是如此,最深的感情最难表达,《我想你》不仅不是一首诗,而且缺乏可感的内容,我想你哦,我也想你,这是一条面无表情的短信,王维的诗没有大声表达自己,却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大声喊出我想你,而是把思念的感觉传神地传递了出来。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曾让学生写一句话来表达我爱你,学生们写了许多不同的句子,但他看完后并不满意,最后他说,你只需要说“今晚的月光真美”。

王维和夏目漱石表达感情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东方人含蓄的美,但我想这也是文学本身的需要;《今夜月色好美》,这句话说的比《我爱你》更多,而且这句话暗示的更多,更能激发彼此的想象,想象不是爱!

最后,关于相思,再补充一个版本之争,稍作分析。

诗的第三句愿你多采,就变成了愿你不再采,这个词与离别的苦涩形成反差,却又不符合语境,既然怕相思而修采,那就干脆别提红豆了,前面已经蓄势待发了,但这里说的愿你不再采,岂不是意在百里劝一?而多采,不仅上下文通顺,相比秀气的词,多字的读音和语气也更加饱满,整首诗更加激昂。

由此也可以看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每一个字都很重要,一字之差千里,一字之差可以拯救一首诗,也可以毁灭一首诗,好诗与坏诗之间的距离有时是天壤之别,有时只是一字之差。

作者 | 三书

编辑 | 李阳 张进

校对 | 李项玲

来源:新京报

思念朋友的诗句唯美句子和思念最好的朋友诗词由中华语录网小编分享整理,欢迎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4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