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经典语录 家规家训的句子-家规家训经典句子

家规家训的句子-家规家训经典句子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家规家训的句子-家规家训经典句子(图3)

家规家训的句子-家规家训经典句子(图6)

导读:用家训教家人和孩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培育和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紧密联系,以收拾门庭、撕裂子孙为目的的家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是数不胜数,现在我们选出了十条家训,不仅有代表性,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季明旦,被称为周公,传说他制礼乐,建章立制,被尊为儒学创始人。

“一饭三吐哺”

周成王在位后,修建了新都洛邑,封为诸侯,封鲁为周公之子伯秦。

周公告诫儿子:“不要因为你被封在鲁国就忽视和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吴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也是协助皇帝的重任。我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能被认为是轻和便宜的。

但是,一旦洗澡,就要多次停下来,抱着散乱的头发,接待客人,吃一顿饭,多次停下来,以免因为疏忽而失去才能。我听说,如果你贤惠大方,但尊重他人,你将获得荣耀;如果土地广阔,但勤俭节约,没有危险;如果你高尚但谦逊自律,你将永远富有和光荣;如果你坚强而敬畏,你将永远胜利而无敌;如果你聪明而明智,你总是认为自己愚蠢无知,你明智而明智;如果你知识渊博而坚强,你感到肤浅,那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就算你是天选之子,你之所以富遍天下,就是因为你遵循了这些美德,如果你不懂谦虚,就会导致死亡和国丧,周杰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么能大意呢?"

伯秦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几年之内,他把鲁国变成了民风淳朴、重农业、重教育的礼仪之邦。

【圆点】有“周公吐食,天下归心”之说,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

二、《命子迁》

【作者】司马潭(?——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汉城)人,司马迁所生,汉武帝时任太师统帅。

“此孝之大者”

司马坦学富五车,所以后来成为汉武帝的太史统领,俗称太史公,掌管天历,还负责记录、收集、保存古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一个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坦量身定做的,所以司马坦感激武帝,尽职尽责。

因为责任心强,在司马谈弥留之际,他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哭着告诉他,这是司马迁的《子动之命》司马迁希望司马迁死后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更不要说写史书了,并将此视为大孝道. " "而夫孝始于为亲人服务,为君主服务,最终立身。在后世以示父母而闻名,这种孝心是伟大的。"

他觉得在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里,诸侯国被吞并,史书被切断,现在的统一大海,英明的统治者,英明的君王,忠臣义士的事迹等等,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无法完成他的写作职责,他的内心非常焦虑。因此,他热切地希望司马迁能够完成他未完成的伟大事业。

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命令,最终写出了《史记》,被誉为史家与离骚无韵的绝唱,闻名于世。

【圆点】有人说,没有司马迁的《人生动》,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不假。

家规家训的句子-家规家训经典句子(图27)

三、《诫子书》《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者。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46岁才有了儿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的儿子庞欢深受诸葛亮的宠爱,诸葛亮常年征战,被政务缠身,但他仍不忘教导自己的孩子,他给诸葛瞻和庞欢的两封家书叫《诫勉书》和《诫勉侄子书》。

《诫勉书》云:“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修德,若不淡泊,则不能理解其意志,若不静,则不能致远;若学,则须静,则须学;若不学,则不能拓宽其才干,若不打算,则不能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则不能治性,岁月与时俱进,用心与日俱进,然后枯萎凋零,不随世事,守着寒舍伤心,何去何从?"

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侄子的要求是一样的。

【圈点】《诫子书》《诫子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了修身、修性、治学、做人的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四、《颜氏家训》

【作者】阎志推(531-591),原籍琅琊临沂,随东晋渡江,经历了南北两朝,领悟了南学北的长短。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哲学、思想知识,撰写了《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全书共七卷二十条,每条内容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教育孩子如何修身、经营家庭、为人处世、学习。

比如他崇尚学习,反对无知;认为学习要以读书为基础,还要注重工农商贸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习贵,可以做,反对空谈高论,忽视实际。

书中许多名言广为流传,如:“与好人同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香;与恶人同居,如入鲍鱼馆,久而臭. " "积聚万千财富,不如瘦。""少年秀才如朝阳之光;年老秀才如夜烛行,犹如贤人无眼. " "父子之间没有性;骨肉之爱不简单。简不仁慈孝顺,性是对生命的冷落. " "生命不能放过,也不能珍惜。"等等。

【圆点】颜氏家训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乃此之祖”,屡次问世,一千多年来未曾失传。

五、《诫皇属》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以文治天下,虚心从教。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帝王家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天子诫命》,唐太宗非常重视对皇子的教育,经常告诫后人要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

唐太宗在《天子所属诫命》中,以勤政为例,告诫出身富贵,长在深宫的天子一家,要克制爱惜财产,不要大手大脚,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养蚕农民的辛勤劳动。

在听到决策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由自己的情绪和愤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缺点而轻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而傲慢自大,要把敢于与你作对的人当成老师,把巴结你的人当成小偷,这样才能永远富足,才能厚道吉祥。

【圆点】唐太宗对皇室有如此严格的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六、《包拯家训》

【作者】包政(999-1062),北宋名臣,以其破狱的智慧和正直著称,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以清正廉洁著称的包政,为人正直,口无遮拦,执法如山,晚年为子孙制定了家训,上面写着:"子孙后世为官,犯事辱骂者,不得归家;死后,不得葬于大墓。"

共三十七字,下注字与云:“杨公刊石,竖于堂东壁,以令后世。”十四字。“公”是包政的儿子包公。

包政的这句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警示,并让他的儿子包公在堂屋东墙上发表一块石头,以效仿后世。这几个37个字符体现了包公的正直和廉洁。虽然它们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但它们也无愧于世界的风范。

【圆点】包正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告诫,也是他一生性格的写照。

七、《诲学说》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玉不琢,不成器”

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为了节省开支,母亲用芦苇和木炭做笔,教欧阳修在陆地或沙地上认字,欧阳修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书本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所以他在教二儿子欧阳仪好好学习的时候,写了《教义》:玉不裁,不制器;人不学,不知。然而,玉是一种东西,有恒德。虽然它没有被切成装置,但它仍然没有伤害它。人的本性因事物而改变,如果您不学习,您将放弃绅士,成为恶棍。你不考虑一下吗?"

【圈点】欧阳修以玉比喻人,教学相长,可谓金玉良言。

八、《袁氏世范》

【作者】元才,生于无名年,1195年去世,1163年进士,后至监事邓文古元,类似于负责信访接待,为人正直。

“小人为恶不必谏”

袁才才德双全,当时人们称赞他德才兼备,学而致富,当他被任命为乐清县长时,他感叹子思在民间弘扬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写了《袁氏石扇》一书,践行伦理教育。

《元史范》很简单,也很容易解释,也叫《风俗修炼》。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句子,如“小人要敬远”、“厚到自责薄到怨天尤人”、“小人不必为恶而规劝”、“家庭的成功是由恐惧和懒惰打破的”、“党员不善于认识和警告自己”等等。

《元史范》很快成为私塾的教学和蒙古语教材,历代文人士大夫都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珍品。

【圆点】《元史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一部堪比《严氏家训》,真正做到垂后世的书。

九、《朱子家训》

【作者】朱白露(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毋临渴而掘井”

朱白露的父亲在镇守昆山市抵抗清军时遇害,朱白露侍奉母亲,抚养弟妹,流离失所,极难准备,终身不为官,教村,潜心治学,以成、朱理学为基础,主张知行相随,身体力行。他和顾炎武坚持辞去康熙王朝博学的儒家学说,徐方、杨五剑被誉为吴中三高。

《朱子家训》全文500余字,内容简洁全面,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自出版以来,不胫而走,成为家喻户晓、家喻户晓的清代经典家训。

其中的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思来想去,不易相处;半推半就,难留心力. " "宜未雨绸缪,挖井不渴”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圆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是儒家生活方式的一大成就。

十、《弟子规》

[作者]李玉秀(1647-1729),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凡是人 皆须爱”

李玉秀科举失利后,一心钻研奖学金,按照童梦的传统要求,结合他的教学实践,写了《寻梦文》,后被贾存仁修改,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在清末广为流传,与《三子经》、《白家行》、《千子文》的影响相差无几。

【圆点】《弟子规》看似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实则汇集了中国圣贤的大智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5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