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乡愁美文:屋檐,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乡愁美文:屋檐,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李根萍

“茅檐虽小,溪上青青草。”走在山村的路上,远远映入我眼帘的是故乡的屋檐。一片片青瓦顺着房顶层层叠放,像秀眉像弯月,在檐头回折,上翘于屋墙之外,如风吹裙摆,流畅生动。一座座屋宇,在一浪接一浪的屋檐带动下,如大鸟张翼,乡亲们就在这羽翼呵护之下,静笃、安祥地生活着。

记得那年在放学路上,遇上一阵瓢泼的大雨,我急忙将瘦削的身子塞进路边人家的屋檐下。望着屋檐下那扇密密的雨帘,我如蝉蛹,静静等待它将我裹住,不让雨淋湿。不一会,雨停住,我逃跑似的离开那儿,回头看那低矮的瓦屋,竟如一只泊在水中的乌篷船,它叫我生出许多恋恋乡情,也让我对屋檐有了更多的关注……

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各种类型房屋的实践中,认识了各种材料,如木材、石头、泥沙的脾气,其中以木料最被器重。为防木料腐烂,房屋前后便有了屋檐。

“白日屋檐下,双鸣鬭鸺鶹。”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屋檐下天灯,楼板上地铺。可谓天生切对也。”

屋檐,曾是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居老屋之上,伸屋墙之外,与屋顶齐眉,距天空犹近。杨朔《征尘》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来到一所简陋的土房前,伸一伸手,我准可以摸到屋檐。”

这似乎这就是对我们赣西屋檐生动形象的描绘。“泥巴屋,土砖灶,伸手摸得屋檐到。”故乡的屋檐就是这般低矮,成人站在院子里,伸手就能触到屋檐。

每次回家,远远望见那低矮的屋檐下,总觉得是母亲的手搭成凉篷在招呼归乡的游子;走出家门,又总觉得屋檐如母亲的黑褂子上的一角衣襟,牵拉着游子缕缕相思。故乡那低矮的屋檐,像顶竹斗笠或竹骨油布伞,为故乡人披风阻雨,挡雪遮阳。

夏天,雨是常客。雨点跟着风,在瓦沟间蹦着台阶,一级一级,余韵袅袅,最后汇集在一起,在檐下挂起一条条银丝,风一吹,雨线就曼妙地摇摆起来。记得有个雨天,小伙伴们在屋檐下嘟着小嘴,起劲吹那蒙蒙烟雾,黄梅雨里飘溢的是一片童稚的笑声。雨下大了,我们便端来脸盆和罐子在屋檐下接那如注的雨水。我们高兴,而大人却紧锁眉头望着屋檐的滴雨。雨下得不是时候啊,眼下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沉甸甸的谷穗让疯狂的风雨吹得遍地都是,割倒的稻穗泡在水里如放一田的麻鸭,四处漂浮。雨很响地泼在地上,心却在阵阵紧缩。“天烂了肚子!”大人们竟恶狠狠的咒骂。雨似乎很知趣的停住。

“天晴了!天晴了!”我们欢呼着冲出屋檐,拍着小手在湛蓝的天空下叫着、跳着。远远眺望,田里很快热闹开了,人头晃动,割稻脱粒正忙。

当外面的世界诱惑着我走出故乡那低矮的小屋,屋檐下便只剩下孤独的母亲。我愈走愈远,最后在六朝古都南京安了家,从此变成了一只候鸟,与母亲聚少离多。母亲常常端出针线筐,坐在门口缝缝补补,然后手搭凉篷如屋檐,望着对门的山坳口,再抬眼呆呆地看屋檐下叽叽喳喳的一只只小麻雀,轻轻地叹道:“鸟儿都晓得回巢,孩儿咋不想家呢?”

其实,身在军营的孩儿是想家的。每当独处的时候,我常忆起故乡的屋檐,想起儿时在屋檐下的种种嬉戏的画面,想起儿时要好的伙伴,还有屋檐下年迈的老母亲……

家中的屋檐下是鸟雀的家。长长的屋檐腋窝儿里,藏有灰白的燕窝。那紫燕呢喃着、盘算着,借着屋檐的弧度,衔泥筑巢,将温暖的家依偎着人的暖房。屋檐下是果实歇脚的地方。秋收拉开序幕,屋檐下堆满了红薯、茶子,还有一筐筐红辣椒,一个个红辣椒摊开晒在院子里,犹如一幅喜庆的年画,更似摆开一串串即将燃放的爆竹。屋檐下是天落水唱歌的舞台。小雨如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叮叮咚咚,曼妙的诗意浸透稻草床上的酣梦;大雨就是嘈嘈切切,万马奔腾,狂野之师席卷平岗。

屋檐下会时常坐着忙碌了一天的乡亲,有时一二个,或者在三五成群,背靠着墙,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儿,有时甚至一个人,散漫的坐在那里,独自发呆,回忆逝去的过往或者遥想远方亲朋。总之,屋檐下的一切似乎都和忙碌无关,它是一处散漫的存在。

屋檐很唯美,可以庇护,可以依靠,可以远眺,半封闭的空间,给了乡亲自由发挥的视野,又给了人安全感。不用腹背受敌,不必孤苦无依。

有一个屋檐,有一段时光,摊开一本书,泡上一杯茶,就这样静静的坐着,就很美好!

走出故乡的屋檐,置身于城市高大的水泥森林里,我才发现故乡的小屋虽然如一只乌篷船离我漂去,早已搁浅在我梦中的岸边,但故乡的屋檐仍如母亲巨大之手,常常在呼唤着我。

现在,家乡那曾挂着腊肉、腊鱼和萝卜皮的低矮屋檐已渐渐少了,代替它的是那一幢幢两层或三层的楼房。儿时的印记越来越少,正如那一个个低矮的屋檐……

夏天的一个黄昏,我回到故乡,踯躅在家乡的弯弯曲曲的田埂上,远望那洁白的楼房,如同一艘艘轮船停泊在一片绿浪之中,静静地似一幅油画,似乎在向我炫耀着新鲜而亲切的乡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