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我的抗震体验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我的抗震体验

​编者按:编发旧稿一篇。

5月12日,一场灾难降临,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迅速动员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运动当中。我作为浙江省卫生系统第十四批、金华市第三批卫生防疫队的一员,也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我们6月8日到达灾区,虽然离5月12日已经有26天了,血色已逐渐被时间抹去,抢救伤员的紧张也已成为回忆,但是,在青川的22天,面对满目疮痍,面对众志成城,我的所见所闻,也仍然令我惊心动魄,令我感怀不已。对此,言语似乎显得苍白无力,但我将以四个词语概括我的感受。

一是感动

大难显真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天地的无情,更显露出了人间的有情。

我们是6月7日从武义出发,下午到达成都。8日上午乘汽车沿成都至广平高速公路,从金子山拐弯下高速直到青川县孔溪乡。中途,我们在一个叫王坪地方从大巴车下来,改乘救护车前行。成都到金子山有270公里的路,我们走了3小时,而金子山到孔溪75公里的路,我们却走了3个半小时。此时,公路虽然通了,但是道路坎坷不平,而且艰险异常,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悬崖,到处是塌方后的遗迹,乱石成堆,许多地方塌方了,清理了,明天又塌方,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天我真是深刻的体会到了。此时,令我感动的是解放军,为了保证道路的顺通,他们随时要清理塌方,在炎炎烈日下,用手扒,用肩扛,硬是用血肉之躯同乱石作战,为灾区维系住了一条生命通道,他们真是最可爱的人呀。还未到青川,我就为开辟生命之路的解放军而深深感动了。

到了孔溪,我们安营在一个原来是粮库的院子里,这个院子到处是断壁残垣,却是孔溪乡抗震救灾指挥部,乡党委、乡政府及所属机关单位都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帐篷里,里面只有一台移动的座机,一张写字台,几张凳子,而书记、乡长等22个干部,都在此办公。孔溪乡卫生院也设在这里,一顶帐篷是药房,一顶帐篷是门诊,一顶帐篷是治疗室。三顶帐篷的卫生院,也是灾区特有的。条件就是这样的艰苦,但是大家的工作热情却很高涨,工作效率也很高。救治伤员的各项工作就在此紧锣密鼓地进行,可以说一顶帐篷胜过一幢高楼大厦。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工作,这是又一令我感动的点。

整个孔溪乡,垮塌房屋22658间,重度危房10323间,几乎没有一间完好的房子。地震过后,没有一个人能住在房间里,全都住在帐篷里,睡在地板上。在此,人人都平等了,每家都只有一顶帐篷,没有官民之别,贫富之分,唯一的区别就是帐篷的颜色和型号。办公在帐篷,生活在帐篷,干部住帐篷,官兵住帐篷,我们都住帐篷,帐篷成为我们的家,在此,我们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帐篷为家,这实在令我感动。

6月13日,一支5人的台湾济民基金会的小分队来到这里送救济资金。他们初来乍到,没有配置帐篷,晚上,乡干部就把自己的帐篷给他们住,而自己就睡在卫生院的敞开式帐篷里。地震灾区只能用这种方式招待客人,但这种招待所表达的朴实的情谊,确实感人至深。

孔溪乡除成都军区某部1个班的驻军外,还有济南军区猛虎师的3个连350多官兵。他们是5月14日进青川,徒步进入孔溪的,进驻后,首先是抢险救人,打通道路,然后就投入到防疫卫生的战斗中。哪里有灾难,他们就往哪里冲,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往哪里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出现。他们在断壁残垣下抢救灾民,在千疮百孔的山坡下抢修道路,在炎炎烈日下清理废墟,清除垃圾。有的战士受伤了,有的战士流血了,他们的脸膛全都晒黑了,但他们从未喊过一声苦,总是默默的埋头工作。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娃娃,在青川的日日夜夜,他们锻炼成了一群体健壮实的汉子。就是他们,铸就了钢铁长城,保卫了灾区老百姓,他们不愧是抗震救灾的英雄,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感人肺腑的事情还有许多。在我们身边有一位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他姓刘,原计划志愿服务2年,5月份已经届满,本来可回老家就业。就当他刚要离开孔溪时,5·12地震发生了,他马上毅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当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家时,他说,现在灾区刚开始恢复重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怎么能扔下这里的老百姓,一走了之呢?继续干着再说吧。还有一位重庆第三军区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李医生,因为父母年事已高,正准备调回老家医院工作。5·12地震发生后,就随重庆志愿者救援队奔赴灾区送医送药,当她来到孔溪,看到卫生院缺乏医师,又有很多伤员需要医治时,她就留在了孔溪卫生院,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为灾民救护诊病,一留已是一月有余。

在震区,到哪里,哪里就有感动,大爱无声,正是千千万万平凡人不平凡的事迹,使得灾难后的四川,重新振作起来。而太多的感动,我无法一一细数,但目睹这一幕幕,我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洗礼,我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二是惊动

天崩地裂的悲惨时刻虽已过去,但大地仍然不平静,在孔溪的这段日子,天天都有余震发生,惊心动魄,在此,并不仅仅是一个成语,而是切身的深刻体会。

在山路上走时,我们必须抬起头,竖起耳朵走路,因为山坡随时会塌方,乱石也会在不经意间从天而降。一路上,被乱石砸破的汽车时常可见。接送我们的金师傅告诉我们,5月19日,我省宁波市急救中心派往灾区的一辆崭新的价值60多万的奔驰救护车在工作途中被塌方的乱石压扁了,当场报废。而我们浙江派往的52辆救护车,就有两辆被压扁报废的。

过村庄时,我们要走在路当中,不能走在屋檐下,要行在阳光下,不能倚在背影后,因为余震随时可能发生,有阴影就有隐患,断墙残壁,屋檐瓦片都可能会掉下来。因此,我们整天都穿迷彩服,发光背心,戴头盔上班,以防万一。

地动固然惊悚,灾民的安危更是令我们揪心的。大灾过后必有大疫,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惨痛教训,特别是解放前,每次重大灾害都有疫病流行,给灾民雪上加霜。因此,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只要我们听说有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的病人,就要马上出发,翻山越岭,徒步几公里,几十公里赶赴病人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最近到过那里,接触过什么人,饮用什么水,吃过什么食品,等等,并进一步诊断处理,对他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我们每接到乡卫生院传染性疑似病例的报告就有一次惊动,但这是我们责任心的体现。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向世界、向全国人民做出了大震之后无大疫的承诺,这就等于给在灾区工作的医务防疫工作者下一道死命令,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深感责任重大。

天气的动向,在此也是我们时刻关心的。每当高温和下雨时节,我们就忧心忡忡。因为下雨,帐篷会漏水,使灾民难以安睡。下雨还会使塌方和堰塞湖等次灾害增加。因为高温,帐篷里热如蒸笼,灾民睡眠不好,体能消耗大,肌体抵抗力下降,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另一方面,高温和下雨还会使各种致病菌、病毒、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的孳生条件得到改善,繁殖力增强,密度提高,给人造成危害。因此,我们每天都期盼天气能适宜一些。

这次地震,震区范围广,救灾物资需求大,特别是卫生防疫方面的消杀药品,有可能断货时,我们都会很紧张。如6月13日,我们接到某村委会消杀药品快要断货的消息,就向县救灾指挥部报告,要求拨货,可是过了三天还不见到货,我们就再次报告,并派人进驻县城等货,还好,最后药品终于到货了,这才避免了一场杀虫危机。

地动、天动、人动,无论哪一种动,只要是对抗震救灾不利的,对灾民不利的,都会惊动我们,使大家寝食不安,思虑焦心。

三是行动

感动也好,惊动也好,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行动。

我是5月19日得知我县也要组织人员,参加卫生防疫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我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向局领导请战,并作了报名登记,然后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6月5日正式接到赴川救援通知后,6月7日起身直奔四川,到四川后,我被分配到青川县孔溪乡工作,孔溪乡在海拔700—2700米之间,91平方米公里,辖6个行政村,46个农业合作社,2033户,7358人。说6个村只是行政区划而已,实际2033户呈点状分布,座落在山坡上,哪里有山凹,哪里就有人家。真是山上有村寨,村上还有山,山村相依,人户相连。

地震给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创伤。加之地震后生活条件的改变,使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原来是安居乐业的人们顷刻间变成了家破人亡的灾民,他们吃不好、睡不好,普遍存在紧张、担忧、易受惊吓、情绪不佳、兴趣感丧失、食欲差、消化不良、思维不清晰、易疲劳,体质变差,肌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另一方面,由于地震,原来的卫生设施破坏了,厕所倒了,垃圾箱砸了,遍地废墟,积水多了,垃圾量增加。给细菌、病毒、蚊子、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卫生害虫以可乘之机,它们的生存、发育条件得到了改善,可以瞬间大量繁殖,造成泛滥,一旦有流行病发生,就会通过这些虫媒传播,迅速发展,暴发大面积疫情,历史已反复的出现,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我们具体任务是,对灾区所有的灾民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防疫知识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全民动员,人人动手,形成全民防疫的态势和氛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开沟排水;消灭蚊蝇孳生地,发动灾民改造饮用水源,实行水源保护,保证饮用水安全,进行人居环境的灭菌杀虫工作,保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的密度降至不足为害的程度。加强传染病监控,保证不使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保证实现孔溪乡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我们从培训入手,对村、社干部进行师资力量培训,对妇联干部进行生活卫生知识、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传染病诊治规范、初步处理及报告制度培训、对消杀人员进行饮用水消毒、杀菌、杀虫知识培训,对学生进行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的培训。我们以培训班集中培训入手,层层培训,交叉进行,以培训促卫生知识普及率提高,以培训促卫生行为形成率提高。把乡广播站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每天都要开启广播进行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的宣传,把健康防病知识编成“三字经”、“拍拍手”,用童声进行朗读,以问答、访谈形式进行适当解读,以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病进行病例示范教育,以政府行文形式,全面的、广泛的,限时的、规范全体灾民的防病意识和健康行为。真正把健康知识、防疫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走村进户,挨家挨户检查卫生情况,粪便处理情况,要求灾民每户配置垃圾桶,每个社区设置垃圾临时堆放点,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时清,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不得随意乱扔瓜皮果壳、不得随地大小便。粪便必须每天加药消毒。我们要掀开水缸盖监测饮用水的消毒情况,饮用水若未符合卫生标准,我们要查明原因,是未消毒还是污染过大,是配药不规范还是药效有问题。我们要教育灾民不吃生水而吃开水,随吃随烧饭菜,不吃冷食和变质食品,我们检查灾民的指甲长短。我们要检查每个村、每个合作社每天的灭菌杀虫工作。做到有人的地方就要灭菌、有苍蝇、蚊子的地方就要灭虫,不容许有丝毫的麻痹,不容许有偷工减料的消毒方法。我们走在山路上、行在乡村间、串在农户里,每天行程不少于30里。那里有疑似传染病例出现,我们就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6月9日下午6点,接到乡卫生院报告,中林村马家坡社有一户四人腹泻,在劳累了一天,顾不上吃晚饭,我们就安排四人带着干粮、矿泉水,徒步走了90多分钟到中林村,后查明这些灾民是由于天热、口渴,连喝多袋牛奶所致。经处理后,并无大碍。这才一块石头落地。在对这里的灾民进行饮食卫生教育后才下山,回到驻地已是晚11点多钟了。

在青川的日子里,住的是帐篷,我们10个人住3只帐篷,每3个或4个人住一只帐篷,每只帐篷5平方米,驾驶员晚上就睡在救护车里,生活空间相当小,相当拥挤。睡的是地铺,低矮硬朗,很是压抑。由于帐篷帆布薄、又低矮,在烈日的照耀下,篷内温度可达40度以上,午睡就彻底取消了,白天是绝对不能进帐篷的。这次救援队是应急救援队,不配炉灶,不配饮具,不给灾民以麻烦,没有标准的伙食配制和后勤保障,早餐吃的是饼干、方便面、八宝粥加榨菜、醋大蒜,中餐就带着这些干粮、矿泉水下乡,在野外用餐,晚餐与某部驻军1个班10个人搭伙,吃上一顿饭,菜也只能是四季豆、球菜、或缸豆,标准及低。因为灾民生活水平相当低,又没有商业网点。饮食水平在近阶段内不可能提高。若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我们连一顿饭都吃不上,饮用水也只能是矿泉水,这么多天我们没有喝过茶。

艰苦的生活,艰苦的工作,我们没有叫苦,我们没有怨言,人人都精神抖擞,个个都情绪饱满,大家都要多做点工作,想多作点贡献。只要不发生疫情,大家就心满意足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我们要的就是没有疫情。大家都讲,这次抗震救灾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不到地震灾区是感受不到这种生活的,是得不到这种锻炼的,通过抗震救灾,看清了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与灾区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什么差别,意识到了我们还有什么是不满足的,什么还需要追求。

四是互动

抗震救灾是一场全国性的运动,一时间,举国上下心系四川,各地各行的人们都积极投入,在这场运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大家互动起来,团结起来,我们就有力量,我们就坚不可摧。

一到灾区,我们就体会到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成为标语的海洋:出成都,高速公路边的商业广告牌,都换成了抗震救灾的标语牌,用红色布条制作的横幅随处可见,各显要位置都新制了一些宣传抗震抢险的宣传图片和标语。有当地政府和单位打出的振奋精神、重建家园类标语。有各地救援队打出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类标语,有救援部队打出的勇于向前、英雄善战、鼓舞士气类标语,有灾民、学生打出的感恩致谢类标语。真是一路救灾、一路标语。每个村庄是标语的村庄,整个灾区是标语的海洋,整个灾区被标语覆盖着,被信心衬托着,被情谊洋溢着。从这些标语中,我们找到了力量的源泉,从标语中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从标语中,我们看到了灾区未来的希望。

红色是灾区最鲜亮的颜色:在灾区,鲜红的国旗、党旗、军旗也显得特别耀眼,在党旗下各种抢险突击队,应急救援队,虎虎生威,忙碌不停,各灾民安置点,各单位住地都飘扬着鲜红的五星红旗,激励着人们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各部队驻地的军旗,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安定,给人以勇气,给人以胜利的信念,给人以美好的希望。

而人的热情,才是最美好,最真挚的。我们每到一村,每进一户,都感觉到,当地灾民欢迎我们,是非常友好的。首先,对他们介绍一些健康知识、防疫知识、他们非常认真的听,并且会召集全家人或邻居一起来听,我们直接看到了灾民对健康知识和防病知识的求知欲望,不懂处会向我们提问,如有人提出,为什么喝生水容易得病,蚊子、苍蝇与生病有什么直接关系。这些,更使我们,以更多的热情,更大的耐心去进行健康知识和防病知识的教育。我们去规范灾民的卫生行为,不要乱扔瓜皮果壳,不随地大、小便,不要吃冷菜冷饭,他们都表示愿意做到,认识到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真正为他们的健康而做,是为他们的好,从内心把我们看成是自己人。我们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他们会毫不隐瞒的把全部经过告诉我们,这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又会告诉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应改正那些不良习惯,灾民从中吸取很多有益的生活常识。

灾民在那深山里,对外面的世界很淡漠,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知之不多,经过地震灾害的磨练,他们深深地感受到政府在关怀着他们,惦记着他们,解放军最亲切,在保卫着他们,各种救护队最热忱,在爱护着他们。若没有地震,外界很少有人到他们家做客,这次地震损失很大,但得到同样很多,特别是精神方面和知识方面的。他们以最真切的感情,最朴素的语言,最好的美酒来招待我们,来感谢全国人民。在他们口中听到了共产党真好!人民政府真好!解放军真勇敢!你们辛苦了!在海拔1800m的中林村、马家坡合作社,在盛情难却中,我们喝下了他们用双手敬上的包果酒,那高山上的酒真纯洁,那灾民的酒真香啊!从中我们品味到灾民对我们工作的赞许,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感到多么欣慰啊!

此时,人与人之间相处,是那么亲切,是那么无私。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灾区需要我们的援助,灾民需要卫生知识,防病知识,我们就给予宣传辅导。我们要求灾区清洁卫生,消毒杀虫,灾民就认真的组织实施,全面落实。同时,我们需要广播站滚动宣传一些卫生知识,广播室的同志就非常配合,开机执勤,我们需要学生的参与,以增加我们的宣传力量,老师家长满口应承,并加入到我们的宣传队伍中。我们需要编制复印一些宣传资料,乡政府非常支持,帮我们协调给予满足。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社会进步为补偿的。而这次地震后人们所表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对地震灾害的最大补偿。我深刻地感受到,这场抗震救灾运动,真的是一场全民团结的运动,地震摧毁了城市、乡村,但人格的伟大,人们的团结,却在这场灾难中坚实的树立起来。我这次亲临灾区,实践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真正尝到了辛苦,也品尝到了甜蜜,灾区灾民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无家可归,住在帐篷里,吃不好,睡不好,这是苦,我们安居乐业,有班上,有工资发,这是甜。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生命,珍惜工作,珍惜生活。风雨过后是彩虹,我们满怀信心,家园会更美好,明天会更美好!

2008年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5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