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寡妇偷打枣子吃,杜甫写下这首最烂诗,俗不可耐却令人无比心痛

寡妇偷打枣子吃,杜甫写下这首最烂诗,俗不可耐却令人无比心痛

小时候,我们最早接触诗歌,想必就是李白和杜甫的诗了吧!李白被后世称为诗仙,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他们两位齐名,合称为“李杜”,在唐代几乎占据了整个诗歌王国的半壁江山。“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可见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水平和造诣。

李白的诗歌豪迈飘逸,浪漫奔放,写尽心中所感,率真豁达,如《将进酒》里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关注现实,忧国忧民,对现实的深思,浸入每一寸肌肤,如《春望》里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李白和杜甫诗作的水平都这么高,可难免会有人拿他们两位相比,究竟谁的水平更高一些呢?在此我只能说,各有各的领域,各有各的擅长,各有各的特点。李白的诗那种自然流露出的仙气肯定是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可要论起格律工整度、遣词造句等等,李白可能稍微甘拜下风,毕竟被称为“七律第一”的《登高》就是出自杜甫之手。

不光仅仅是《登高》这一首,杜甫诗歌绝大部分的格律、遣词造句都堪称完美、无懈可击,犹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境。可是,杜甫曾经写下了这首最烂的诗作,俗不可耐却令人无比心痛,引来无数骂声却流传千古:

《又呈吴郎》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这首诗一被流传开来,立马就引来了无数骂声,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此诗是出自杜甫之手。李因笃评价此诗道:“盛唐唯公有此等诗,未见超脱。”、吴农祥评价此诗道:“虽非公佳处,亦可见公爱物济世之心。”、邵长衡评价此诗道:“此诗说有佳者,吾所不解。”、王慎中评价此诗道:“不成诗。”……

这些评价或轻微或尖锐,反正就是说杜甫这首诗写得差劲,有失平常一贯的水准。他们为何都这么说,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吧!

一段时间,杜甫独自居住在草堂,草堂前有枣树,西边的邻居是一个寡妇,经常来草堂前偷打树上的枣子吃。杜甫看她可怜,并没有去制止,就当帮助了这个寡妇,寡妇心里也清楚。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姓吴的亲戚,这位吴亲戚发现邻居寡妇老是偷打枣子吃,就插上了篱笆防止她。寡妇找到了杜甫诉苦,杜甫便写下这首诗劝告吴亲戚,还望他同情一下这位寡妇。

这首诗既可以说不是诗,又可以说是诗。如果按照严格的诗的写法去看,这首诗要什么没什么,要叙事没叙事,要写景没写景,要物象没物象,要意象没意象,要意境没意境,通篇大白话,用词还有些生硬,而且没有高超的技法,可以说不是诗;可是,杜甫用这首诗将想要说的事说清楚了,想表达的情感也表达了。并由这件事为出发点,挖掘到了其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更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杜甫写这首诗的劝告目的达到了,而且充满了诗人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说是一首好诗佳作,流传千古更加不为过。

写出一首好诗其实就是这样,并不需要什么特别高超的技法、绮丽优美的词句和独一无二的叙事情节,只需要自己的情感真实流露、关注社会自然和引起他人共鸣,便足已称得上为一首好诗甚至佳作。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5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