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天天论语笔记之十》求亦有道,仁义终生

《天天论语笔记之十》求亦有道,仁义终生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原文】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子贡两个弟子一起上场。子禽是不是孔子的学生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他出场这么早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重要,而是他问子贡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把子贡排到第十幕才上场,还是个六号人物,我很不爽。我是子贡的超级粉丝啊!子贡优点一大堆:谦虚谨慎、尊师重道;正视现实,学以致用;游说列国、呼风唤雨;助人为乐、不图回报;不耻为商,经营有方。简直就是孔子所宣扬的“成人”啊!但不爽有什么用啊!谁叫孔子他老人家总是那么看上去不待见子贡呢!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子贡是商人家庭出身,且自己也是个成功的商人。古代中国一直是个重仕和以农为本的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那是相当的低。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一位。很多朝代,政府甚至是反商业的,比如商鞅变法后的秦,商人就彻底没有社会地位了,士兵可以随便抢掠商人的财产,霸占商人的妻女而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子禽(约公元前508—前430),姓陈名亢,字子禽、子元、子亢。春秋时顿子国人(今项城市南顿镇)。郑玄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子禽曾在卫国做官。河南郡志记载,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子禽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子禽被陪祀于孔庙。可见宋、明时期是认定子禽是孔子学生的。

参考《论语》中子禽跟子贡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子禽应该不是孔子的学生。虽然对话时孔子已经不在世了,但子禽用“仲尼”称呼孔子,这不符合学生称呼老师的常识。子禽还说子贡比孔子更加贤良。为了夸奖一个师兄弟而去贬低老师也不应该是学生身份干的事。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张》)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太谦恭了,仲尼怎么可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子禽贬低孔子而抬高自己的话。子贡在内心里理解孔子、敬重孔子,认为孔子是高不可及的。所以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子张》里还有别人贬毁孔子时子贡的批驳,到时候我们再讲。

子禽在《论语》中一共出场三次,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两处,第三处在《季氏》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你看看这次子禽又怀疑孔子在教自己儿子的时候会开小灶,跟教一般学生的方法不同。三次全部都是对孔子的质疑,即使子禽不是孔子的学生,但也一定是他们师生中某人的好友,要不这么个讨厌的家伙为什么总在他们身边呢?

《项城县志人物志》的《儒林》篇记载了子禽的事迹。说陈子禽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宰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子禽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子禽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跟你们最亲近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子禽做官遵循的是“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公堂清燕》诗中,有“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子禽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可见子禽当官也没有用儒家思想,他推行的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综合起来看子禽应该不是孔子的学生。但到底是不是孔子的学生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如果是的话也是一个跟宰我一样的充满了质疑精神的学生。

子贡的故事有些长,这个人太过伟大。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31岁。曾出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子贡善辩,在“四科十哲”中属于“言语科”。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论语》中有子贡的地方多达40多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关于子贡的记载有两千多字,所占的篇幅接近三分之一。不仅事迹集中,而且形象刻划得鲜明生动,更富于文学色彩。可见太史公也跟我一样非常喜欢子贡。所以我们讲子贡的时候也以《论语》和《史记》为主线。就时间而言《史记》的成书年代离孔子年代也就500年左右,比较接近。加上太史公做史是相对可信的,我们也找不到比《史记》更加能令人信服的资料。

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贡说:“我怎么敢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推知两个都难。”(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有一天子贡想听听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就问道:“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可是孔子在《为政》中明明说过:“君子不器。”又说子贡“器也”,这不是说子贡不是君子吗?这下子贡下不来台了,又问:“什么器呢?”孔子可能觉察到自己的比喻不恰当就给了子贡个台阶:“宗庙里装粮食的瑚琏啊!”子贡可能觉得自己“富而无骄”的修养不错了,就问孔子说:“富有而不骄纵,贫穷而不谄媚,这样的人怎么样?”没想到孔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说这样也不错,但还不如即使贫穷也很快乐,虽然富有却能处事谦恭守礼。”(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子贡擅长囤积居奇,贱买贵卖,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转手谋取利润,家产积累千金。(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先进》)子贡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最终死在齐国。

田常想在齐国发动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调集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后,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啊,祖国危险到了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孔子拒绝子路、子张、子石请求前往救鲁的要求,单挑子贡前去救鲁。子贡不负众望,演出了一场错综复杂的外交大戏。子贡出游,指陈利害,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往返于吴越之间,出谋划策,之晋,返鲁。所谓“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利,巧于辞令,胸有韬略和游说有方的才能。

子贡先到齐国,游说田常:“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鲁国城墙单薄而矮小,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国君愚昧又不仁慈,大臣虚伪又不中用,士兵百姓都厌恶打仗,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百里挑一又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还有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顿时忿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的,别人却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别人却认为是难的。用这些话来指教我,是什么用心啊?”子贡说:“忧患在国内的话就应该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话就应该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啊。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却因朝中大臣的反对未能封成。你现在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打胜了,你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大臣们就会更尊贵,这些都不能算作你的功劳,这样,您和国君的关系就会一天天地疏远。对上,你使国君产生骄纵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就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会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田常说:“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撤军转而进兵吴国的话,大臣们就会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让我为您出使吴国,让他出兵援助鲁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派他南下去见吴王。

子贡对吴王说:“施行王道的国君不能眼看着诸侯属国灭绝,施行霸道的国君不能眼看着强敌出现,千钧之物,再加上一铢一两的分量也可能产生移位。如今,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再独自占有千辆战车的鲁国,和吴国来争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况且去援救鲁国是显扬名声的事情;攻打齐国是能获大利的事情。安抚泗水以北的各国诸侯,讨伐强暴的齐国,用来镇服强大的晋国,没有比这样做更好的机会了。名义上是为了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阻阨了强齐的扩张,这道理,聪明人是不会怀疑的。”吴王说:“虽然如此,可是我曾经和越国作战,越王退守在会稽山上栖身,越王勤奋刻苦,优待士兵,有报复我的决心。您等我攻打越国后再按您的话做吧。”子贡说:“越国的力量超不过鲁国,吴国的强大超不过齐国,大王把齐国搁置在一边而去攻打越国,那么,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况且大王正借着“使灭亡之国复存,使断绝之嗣得续”的名义,却攻打弱小的越国而害怕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勇敢的人不回避艰难,仁慈的人不让别人陷入困境。聪明的人不会失掉时机,施行王道的人不会让一个国家灭绝,凭借这些来树立您的道义。现在,保存越国向各国诸侯显示您的仁德,援助鲁国攻打齐国,给晋国施加压力,各国诸侯一定会竞相来吴国朝见,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功了。大王果真畏忌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让他派出军队追随您,可使越国空虚,名义上追随诸侯讨伐齐国。”吴王特别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

越王清扫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亲自驾车到子贡下榻的馆舍致问说:“我们越国是个偏远落后的小国,大夫怎么屈辱自己尊贵的身份亲自到我这里来了啊!”子贡回答说:“我已劝说吴王援救鲁国攻打齐国,他想这么做却害怕越国在背后袭击,说:‘等我攻下越国才可以’。如果真这样,攻破越国是必然的了。没有报复人的想法却让人产生怀疑,太拙劣了;有报复人的想法又让人知道,就不安全了;事情还没有启动就先叫人知道,太危险了。这三种情况是办事的最大祸患。”勾践听罢叩头再拜说:“我曾不自量力和吴国交战,被围困在会稽,恨入骨髓,日夜唇焦舌燥,只想与吴王决一死战。”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大臣们难以忍受;国家多年打仗,弄得疲惫衰败,士兵难以忍耐;百姓怨声载道,大臣内部发生变乱;伍子胥因诤谏而被杀,太宰嚭(pǐ)执政当权,顺应国君的过失来保全自己的私利。这都是残害国家的政治表现啊。现在大王如果能出兵辅佐吴王,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宝物来获取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言辞表示对他的敬意,他一定会攻打齐国。如果那场战争不能取胜,就是大王您的福气了。如果打胜了,他一定会带兵逼近晋国,请让我北上会见晋国国君,让他共同攻打吴国,一定会削弱吴国的势力。等他们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住,大王趁它疲惫不堪的时候攻打它,一定能灭掉吴国。”越王非常高兴,答应照计行动。送给子贡黄金百镒,宝剑一把,良矛二支。子贡没有接受就走了。“黄金百镒”到底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很多古代的度量衡单位都无从考证了。

子贡回报吴王说:“我把大王的话告诉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说:‘我很不走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不自量力,触犯吴国而获罪,军队被打败,自身受屈辱,栖居在会稽山,国家成了荒凉的废墟,仰赖大王的恩赐,使我能够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怀,怎么敢另有其他的打算啊!’”过了五天,越国派大夫文种对吴王说:“东海役使之臣勾践谨派使者文种来与大王修好。我听说大王将要发动正义之师讨伐强暴,困厄残暴的齐国,扶持弱小,而安抚周王室。请求出动越国境内全部军队三千人,勾践请求亲自披挂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甘愿到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险。因此派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进献祖先珍藏的宝器:铠甲十二件,斧头、屈卢矛、步光剑,用来作贵军的贺礼。”吴王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告诉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攻打齐国,可以吗?”子贡回答说:“不可以。使人家国内空虚,调动人家所有的人马,还要人家的国君跟着出征,这是不道义的。你可接受他的礼物,允许他派出军队,辞却他的国君随行。”吴王同意了,于是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

子贡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计策就不能应付突然而来的变化,不事先治理好军队就不能战胜敌人。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吴国不能取胜,越国必会趁机作乱;如果吴国取胜,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晋君非常恐慌,说:“那我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

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和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齐军打得大败。然后果然带兵逼近晋国,和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雄,晋国攻击吴军,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长江去袭击吴国,直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才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吴国,和越国军队在五湖一带开战,多次战斗都失败了。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方。

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

《论语》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和子贡与其他人的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出子贡不愧为孔门大弟子。如果离开了子贡,孔子的十四年周游列国恐怕寸步难行。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不是很高。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决定了他对才思敏捷的学生要求都高一些,就是说你能到多高我就往上再拔你一格。当然孔子不喜欢子贡商人家庭出身,也不太喜欢子贡本人就是一个出色商人。虽然他在困境中需要子贡的出色商人本性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孔子自己的局限性决定的。他认为读书学做君子,为“士”都是为了当官,当官才能有机会用仁义道德去治理国家。一个优秀的士老想着去赚钱当然不被孔子看好。

回到原文,我们还是要比较传统的解释方法: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这种解释把本章的内容定义为“预闻一个国家政事的资格”把“闻”解释成“预闻”不太通,闻就是听,打听,我觉得“调研”这个词非常好。那么搞调研还需要资格吗?现代人搞调研先要去申请个营业执照,开一家调研公司,写一份公司简介,说我们公司有多少专家学者,帮你调研能给出什么预期的结果。但这是春秋时期,以孔子当时的知名度根本无需什么资格。更无需去求,也不必别人给予,按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天命”——老天爷给予的神圣使命。

我们每次做多种解释的比较,绝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对《论语》的解读都两千多年了。这两万多字的《论语》,我们没法把所有的解释都搜集齐,都研究一遍,但我估计解释它的文字不会低于两亿字吧!我的观点历来都是怎么读最符合儒家思想就怎么读。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人心中就可以有一万个孔子。我们尊重每一种解释。做比较是一种学习方法,不纠结对错,在于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提高。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求官”。这没什么好回避的!虽然十四年的努力也没求到个官位,想跟他合作的反而是阳货、公山不狃之类的他根本看不上的逆臣贼子。这不但不是孔子的失败,反而是老天爷在帮助孔子成为圣人,就是孔子自己说的“天命”。假如某个国家真的给了孔子一个高位,依老先生倔强的性格、一肚子的文献和繁文缛节的礼仪程序,在哪里他都做不长,也必然以失败告终。这在他的祖国鲁国已经证明过了,他的位子是大司空兼行国相之职,已经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给的顶级职位。他不一样干砸了,还不是得四处流浪。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把“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位弄混淆了,他的核心思想是要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高标准去改造“士”,这个是他的能力不可能做到的,不只是孔子,任何人也没有这个能力!职业经理人就应该为老板着想,吃老板俸禄,为老板分忧。孔子不是,他在替天行道,管你是不是老板,不符合仁义礼的事情我都反对!不听我的还不行,丝毫不能变通。哪个老板能容得下这样的牛人啊?所以说没做成官才有了圣人孔子,这正是孔子的“天命”所在。他的学生们很多都在各国为官,因为他们比孔子懂得变通,能看懂形势的变化。做老师、做圣人是孔子最好的归宿。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就做政事调研,目的就是求个官当。子禽的问话本身就暗含了对孔子的质疑,聪明如子贡从来都是维护老师面子的。他的回答很妙,不直接回答子禽质疑的问题,也不做选择题,你说老师求官就是求官吧。“温良恭俭让”是老师的品格,他老人家靠这个得到他想要的,求与不求他都跟别人不一样吧!完美!无可反驳!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有“温和、贤良、庄重、节俭、谦让”的道德品格。“温良恭俭让”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好理解,专家们也不过多的去解释,我个人倒是觉得有解释的必要。

“温”:温和。朱熹说:“温,和厚也。”《述而》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温”和“厉”是对应的关系。所以把“温”理解成“温和”应该是准确的。而不是“温柔”,孔子怎么看也不会是个温柔的人。

“良”:贤良。朱熹说:“良,易直也。”在《论语》中没找“良”到相关用法,如果简单地用“善良”来解释好像也说得通。但总觉得对于研究孔子的气质形象太过草率是为大不敬。《论语》中“善”字用得很多,“择其善者而从之”,“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等等,特意用“良”字来形容孔子的品德就应该不是为了表达“善”的意思。我们就来做一番文字考证。甲骨文的良

是象形字,字形像宫殿

两侧迂回曲折的游廊。本义是宫殿区内精美的玉砌廷廊。《山海经 • 西山经》说“瑾瑜之玉为良”。这都说明“良”是很好很好的东西。《诗 • 小雅 • 角弓》中有“民之无良,相怨一方”。《诗 • 小雅 • 十月之交》中有“四国无政,不用其良”。《说文 • 富部》解释:良,善也。《广韵 • 阳韵》解释:良,贤也。综合起来看用“贤良”来解释更为贴切。

“恭”:庄重。朱熹说:“恭,庄敬也。”很多人把“恭”解释成“恭敬”,似乎不妥。“恭”在《论语》中出现了十多次,确实有“恭敬”的意思,如“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是做动词用的“恭”,是对他人的“恭”,作为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恭”做“庄重”解更贴切些。如上面我们解释“温”的时候引用的“恭而安”,就是庄重而又安详。还有《公冶长》中孔子对子产说君子之道有四:“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论述君子之道的,跟本章子贡形容孔子的场景一致。君子自己要行为庄重,总不能说要对自己恭敬吧。

“俭”:节俭。朱熹说:“俭,节制也。”从《八佾》中记录孔子对管仲是不是“俭”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俭”就是“节俭”的意思。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孔子的一生是非常俭朴的。除了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节俭之外,孔子对待自然界动植物的态度也是能俭则俭,反对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如:“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

“让”:谦让。朱熹说:“让,谦逊也。”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谦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谦让名利地位之风,可以使人们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谦让可以引导人们团结、亲睦、向善;争强好胜则诱人嫉贤妒能。

孔子通过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品德去追求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他的求当然跟一般人的求官完全不同啊!他的求也是为了给统治者以帮助,给人民以好处。

道客村曰:

温良恭俭让以得,

仁义礼智信终生;

求官做官不为己,

天下苍生享太平。

【注释】

(1)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2)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3)闻:打听、听说

(4)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还是”的意思。

(5)温、良、恭、俭、让:温和、闲良、庄重、节俭、谦让。

(6)其诸:之。指孔子之求。

【译文】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是去打听这个国家的政事。他是想求个官职呢,还是真心想帮助这个国家呢?”子贡说:“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高尚品德,老师就算是想求得一个官职,也是为了天下。或许不同于别人的所求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