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如何才能再有所突破,能不能和昨天的自己有点不一样?
如今,我每天做的最开心的事就是背着背包走进学校和课堂,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人本课堂乐不疲
倦怠往往来自于成长的迷茫,我不断问自己: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在这样的追问和思考中,一个答案浮现出来:一堂好课一定要有一种有趣而有意义的风格,我称之为“在玩中学数学”。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玩学数学”呢?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常说“修行靠个人”,但作为一个期待自我突破的老师,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做到“师傅领进门”,让学生与数学有一个美好的邂逅,我的突破是创造有趣的数学情境。
当我上数学课时,我可能会骑着自行车走进教室,也可能会从学生表演开始,也可能会从有趣的故事和直观好奇的操作等情境中逐渐展开。情感渗透在课堂上,包括老师和学生的感受。因为情感,教学被学生深深吸引。他们不是因为记忆而记住它,而是因为理解。这样有趣而有意义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好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慢慢地,我发现,一个好的数学课堂必须以人为本,一个好的数学课堂生态必须由孩子、数学、老师三方共同努力形成: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需求、视角、情感等;二要注重数学的本质,“玩学数学”不仅仅是听、看、说、笑,而是孩子在其中深度参与、自主探究、体验、锻炼思维的过程。第三,扮演老师的角色,我要做导演,做主持人,做参与的首席参与者,把孩子和数学联系起来,让孩子觉得数学课有趣有品位,至此,孩子的数学教育就发生了。
我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还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我的角色就是在课后那堂好玩又有意义的数学课上,而倦怠再也没有找到过我,我把上好课作为自己的追求,全身心投入去热爱。
在过去的7年里,我一直在教六年级,主要探索中小学衔接阶段的课程重构和学习方式转变,为此,我们一方面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单元备课;另一方面,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游戏学习、努力学习、自主学习、混合学习等学习方法的学习中,我总是乐此不疲。
快速提升与人听
成熟的老师突破自己不容易,但也有小窍门,就是告诉别人,这是我的深情。
每个人都知道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与他人交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重视这件事。教师除了教学生,实际上还有机会与他人交谈。教师应该争取学校教研、区域教研等机会与更多的人交谈。你不必担心通过指导别人来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也不必担心教别人最终会让别人超过你。与他人交谈,分享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人,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准备“告诉别人”的过程不仅会理清你所知道的东西,还会让你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尤其是还会让你发现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你会发现,在你说话的时候,你把自己说清楚了,把自己说清楚了,这反过来会影响你的教学实践。
形成风格有个性
在北京中学的第一年,我希望向别人学习,听了几乎所有老师的课,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学科,但是每当我练习的时候,我发现我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那些美妙的东西,原因大概是我选择了一种不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式,如果我坚持模仿,我会在邯郸学走路,我感到不舒服,我的学生也会痛苦。
我们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目的是做更好版的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老师思维敏捷,善于即兴发挥;有的老师思维深刻,善于预设和规划......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风格,不能盲目模仿,我们都想把别人好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性格特点,做出取舍。
但我也在思考:我是什么,我既不是他们中的一个,也不是他们的总和,我就是我自己,我是什么,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玩,我从小就玩,现在也玩,学生也喜欢玩,我们的课堂往往就是通过玩来学好数学的,最后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出版了教学专著。
总之,学习别人就是激活自己,只有形成具有自己性格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发挥到极致,只有发挥自己的特点,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作者:王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