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短语说说 人际交往需知!说说古代的谦辞和敬辞,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人际交往需知!说说古代的谦辞和敬辞,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中国人注重伦理和长幼尊卑,中国人谦逊懂礼,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称呼自己和自家人往往用一些谦辞,称呼对方用敬辞。合理地使用谦辞敬辞能看出一个人很好的修养,而错误使用谦辞敬辞就会让人觉得你自高自大,不懂礼数,甚至闹出笑话和悲剧。

那么,在中国古代,有哪些谦辞和敬辞呢?具体都指什么?应该如何使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列表。

人际交往需知!说说古代的谦辞和敬辞,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首先说人称。称呼别人为君,称呼对方的亲人一般加“令”字。如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方的母亲为“令堂”,对方的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对方的弟弟称“贤弟”,对方的侄子称“贤侄”。而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君”,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自己的儿子为“小儿”,女儿为“小女”。

我们在学习《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时,会发现陈太丘的儿子——7岁的元方非常懂礼。全文如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在称呼父亲的朋友时用“君”,称自己的的父亲为“家君”。包括那个后来看到陈太丘没有等他自己独自出行后破口大骂的友人,在没有发怒之前,也是问元方:“尊君在不?”称元方的父亲陈太丘为“尊君”,显出良好的修养,让我们看到一个7岁孩子的落落大方,方正懂礼,知礼守礼。

人际交往需知!说说古代的谦辞和敬辞,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元方斥责父亲的友人无信无礼

除了人称上的敬辞谦辞,还有不少交往中用的敬辞谦辞。如向对方请教说“赐教”,欢迎光临说“惠顾”,期待对方回复说“赐复”,问对方姓氏说“贵姓”,回答时要说“免贵姓某某”,称对方的见解为“高见”“高论”,对方的作品为“大作”,夸别人曰“久仰先生大名”,感谢对方光临曰“劳您大驾”,不一而足。

称呼自己就是“鄙人”,自己学校为“敝校”,自己开的店叫&34;,自己的作品叫“拙作”,自己的见解叫“拙见”“愚见”,自己的家叫“寒舍”。

人际交往需知!说说古代的谦辞和敬辞,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古老的中华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人含蓄谦卑内敛的性格,几千年的长幼尊卑等级制度根深蒂固在每一位国人心中,因此,这种重视谦辞敬辞使用的传统也就自然形成并受到重视。我想,对他人怀着一份尊敬之心,对自己有一个谦卑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上是一件好事。每一个人都能敬人必能善待他人,能不张扬低调对己,也不失为一个谦谦君子。

人际交往需知!说说古代的谦辞和敬辞,很多至今还在使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3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