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学习《弟子规 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弟子规.信》“话说多,不如说。惟其是,勿佞巧。”“好学近乎智”,我们学习圣人的经典,圣人的话语,就是让我们时时提前警觉,对家庭,对自己,对孩子都将受益无穷。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说话前要三思,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所谓“开口慢半拍”,就是把要出口的话,在舌尖上打个转,问一问自己,这话说出去,合适吗?

说话慢半拍,说前想想,这事我能说吗?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菜根谭》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谋害自己,常吩咐侍卫们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靠近我!”

有一个晚上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为他覆盖。曹操立即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半夜起来的时候,假装吃惊的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都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

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惟有杨修知道了他的意图,下葬时叹惜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呀!”

曹操听到后十分厌恶杨修,终于在“鸡肋事件”中以扰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

《周易》里讲,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吉德之人,自知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讲话;急躁之人,急于自售,所以话说得多。

祸从口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否则祸患就会降临。

说话慢半拍,说前想想,这事有必要说吗?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一向刻薄犀利的张爱玲曾这样夸赞胡适的婚姻:

“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胡适那么帅那么有才,却与她相守一辈子,没有纳妾,又那么听话。”

胡适和江东秀一个是有才有貌,还有着不小的声名的文坛新秀,另一个是不识字的旧式小脚女子。

但是两人友爱弥笃,扶持一生,这一切都归功于胡适独特的“吵架”之道。

江东秀在美国的时候,情绪很差,经常为了生活里的小事发火。

胡适就听她数落,一句也不回嘴。等她气消了,才开始跟她说明事情。

江东秀脾气直,说话也直来直去,胡适知道这脾气不好,就力争不让自己火上浇油。

很多家庭之所以不和睦,就是因为没有人肯“慢半拍开口”。

利刀割肉伤可愈,恶语伤人恨不消。

直言快语不如“开口慢半拍”,不轻出伤人之言,才能让夫妻、朋友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的状态。

说话慢半拍,说前想想,这事要怎么说呢?

会说话就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早就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

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

“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语双关,风趣而又不失气度。周总理说话的智慧可见一斑。

学习《弟子规.信》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礼记》里讲: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有修养的人说话都是慢悠悠的,而且不轻易表态,不轻易下定论,谨言慎行,说出的话犹如良药,迅速平息事态。

古人说,“宁静致远”,遇到事情,不要急躁,别急着下结论,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摘自内蒙双秀实验学校《弟子规》班王非老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2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