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

家是最小的国度,飞回国度是千家万户,东北家庭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短句凤凰网在人类工作室推出特别策划《潮与我》,回老家以家庭相册的形式记录大大小小家庭变迁的历史。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3)

我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飞回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东北他们还是小学生,短句但现在,回老家新中国成立70年后,飞回他们已经80多岁了,东北我和哥哥都40多岁了,短句母亲一生教书育人,回老家“五湖四海”。父亲在国企工作了一辈子,飞回从厂长到下岗工人,东北经历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和荒凉。多年来,短句即使面对巨大的变化,回老家我的父母也没有放弃,他们一直保持着坚韧善良的性格,手牵手,互相关心。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5)

左图为父亲一年级入学照,右图为母亲初中入学照。

1941年,我的父母出生在辽宁抚顺,抚顺曾经是中国的煤都,真正的工业摇篮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直辖市。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8)

左图是爷爷的照片,右图是爷爷的照片。

我的祖父是旧社会的一名警察,一生为人豪爽,后来在战争中牺牲,我的祖父曾在东北军担任炮兵军官,在那个年代,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知道读书重要性的人,所以我的父母早年接受了相对较好的教育。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1)

父亲的小学毕业证书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他的父母同时进入小学,父亲小学毕业证上的姓施改成了姓迟,在那个出生的年代,受祖父身份的影响,父亲无奈改姓为姓迟,但年纪大了,他又恢复了姓施。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4)

母亲的高中毕业证书

1958年,母亲读高二,因患肺结核休学一年,上大学的希望破灭,她通过自学考试成为民办教师,后成为专职教师,先后在抚顺体校、抚顺电磁厂技校(现已取消)、抚顺卫生学校任教,从教40年,桃李满天下。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7)

母亲的毕业证书背面

1961年,我的父母高中毕业,在那个“5分制”的年代,他们考了很多满分,毕业后,我的父亲一直在抚顺市第二光电局下属的一家工厂工作,先后在抚顺市工具厂、轻工设备厂和真空设备厂工作,他从学徒做起,直到成为厂长。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20)

1977年,父母在矿区旧居家里抱着不满一岁的弟弟。

父母高中时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一直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直到两人都成了大龄青年,才在别人的介绍下相识,婚后,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父母36岁才生了第一个孩子,1977年,文革结束一年后,弟弟出生了。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23)

1980年前后,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了抚顺劳动公园。

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我来到这个世界。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26)

1986年,父亲(三排左八)在企业大工作期间与一些同志合影留念。

从我记事起,父亲似乎每天都在加班,他们那一代成千上万的东北建设者,每个人都踏实肯干,不计报酬,像马达一样,不断为国家输出能量。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29)

1986年前后,母亲带学生去抚顺体育场参加运动会。

现在回想起来,妈妈总是苦笑着略带伤感地说:“那时候我对学生太严格了,应该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32)

20世纪90年代,她母亲“文革”时期的学生来看望她。

九十年代初,暑假的一天,一群叔叔阿姨来到我家,向我妈妈喊“老师”,妈妈说那是她当年教过的学生,我妈妈对她的学生很好,在她特殊的岁月里没有受到迫害。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35)

1987年前后,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了抚顺劳动公园。

80年代中期,我和哥哥都上小学了,那时候没有双休日,但妈妈还是挤出时间带我们出去玩,妈妈穿着一件绣花的棕色衬衫,波浪头,哥哥穿着条纹裤子,我穿着白色酒吧和蓝色运动服,我和哥哥下面的两双运动鞋是爸爸从广州带回来的最新款式,当时我们很喜欢。但是鞋子质量不好,很快就“拖底”了,爸爸用“502”胶水把它们粘在我们身上,但是穿了几天又破了。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38)

上世纪80年代,父亲在抚顺市新宾永陵镇开会。

八十年代,父亲穿着中山装,皮鞋闪闪发亮,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支笔,这是当年干部的标准着装,也是当年的风尚,那时的他似乎有做不完的工作,即使在家也总是写写算算,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他来说,馒头、豆腐、西红柿都是人间美味。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41)

1988年,父亲转业,宴请同事吃饭;宴请父母合影。

1988年,我家从临江路边的老矿房搬到了今天的永安小区。

局促的卧室、过道才能到达的厨房、吓人的黑色卫生间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60平米的“大房子”,两间卧室,独立厨卫;黑白熊猫电视换成了21寸的金凤凰彩电,时尚的组合家具淘汰了老旧的橱柜,宽敞的阳台让冬天有了腌制酸菜的地方,再也不用在院子里挖菜窖了。

搬家后不久,父亲转业,在家设宴招待老同事吃饭,一桌鸡鸭鱼肉,让我和哥哥都有些馋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饭桌也逐渐开始兴旺起来,但并没有达到天天大鱼大肉的地步,这桌菜都是父母精心准备的,我和哥哥都不得上。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46)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49)

1988年,搬家后,我们一家人合影留念。

九十年代来了,我和哥哥逐渐长大长高了。这个时候是我们家庭幸福的顶峰,我父亲热爱他的工作,每天都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努力工作,我母亲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还精心培养我们的兄弟。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52)

母亲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照片。

广播电视的普及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些外国和港台明星开始引领内地的时尚,人们也越来越喜欢打扮自己,妈妈一向朴素节俭,但她也爱美,虽然没有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化妆品,但她也用蛤蜊油消失霜来打扮自己。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55)

90年代,父母晚饭后在家,父亲打电话联系我上班,母亲监督我和弟弟读书。

上世纪90年代,我家已经安装了一个五位数号码的座机电话,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也进了家门。80年代,父亲最喜欢的是他那辆28英尺长的刹车自行车。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58)

90年代初,父亲四处奔走为企业要钱时,拍下了照片。

父亲所在的第二光局,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浪潮中经历了大起大落,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由于产品不对,营销手段匮乏,父亲所在的公司产品积压,资金流不畅,国家无力支撑,于是工资压力、无资金、瘦身增效、裁员潮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这些是他去全国各地为公司收账时拍的照片。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61)

90年代中后期,父亲(前排右一)工作的企业召开员工大会。

被企业生存问题困扰,我们的父亲往日的笑容很少再出现,原本稳定的工资也变成了数字,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当时抚顺的企业改制纷纷进行,主要是通过拍卖、承包等方式,将企业的国有部分转为民营经营或改制,同时精简人员,节省开支,这些做法父亲心里接受不了,但又不得不面对。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64)

1998年,哥哥大学放暑假回来,我们和妈妈合影。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父亲的企业破产了,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也面临退休,工资减少,各种矛盾和压力开始增加,那段时间家里几乎全靠母亲养活。

2000年,我中专毕业,在事业单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天津大学毕业后,哥哥留校当老师,父亲也有了自己的退休金,但好几年,沉重的生活压力压垮了母亲的身体,她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那几年,我们一家人基本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1年7月13日,沈阳医科大学后面的校园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锣鼓声,北京申奥成功了!这一天,也是我母亲心脏手术成功的日子,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全家都流下了眼泪。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69)

2004年,我在家和父母聊天。

2004年,我和父母坐在屋子里聊天,因为我是做电脑的,父母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我拆开柜子更换零件,妈妈说:“哎呀,好的电器开机就开机了”我笑着回答她:“你以为是电视,一辈子都开不了?台式电脑和陈旧的挂钟放在一个房间里,仿佛预示着我和父母之间的交替和碰撞。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72)

2005年,父亲患了面部肿瘤,手术后,我在中心医院陪护。

2007年,我父亲脸上长了一个肿瘤,通过手术切除了。我父母的两次手术对我的家庭影响特别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75)

2008年,女儿出生,妈妈在家抱着。

2008年,我和哥哥相继有了自己的孩子,妈妈抱着小孙女就像抱着我们时一样。爸爸育儿经验少,喜欢但又怕照顾不好,爸爸当时总说:等孩子大了懂事了,我一个人负责!可惜后来没能信守承诺。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78)

2009年,父母和他们的小孙女在家里拍照。

孩子慢慢地能够在地上行走,也能听懂大人的一些话,孙女成了父母最好的伙伴,有一次孩子不小心从床上滚了下来,他们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回来后,爸爸满心愧疚地对我说:“对不起,我没有照顾好孙女。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81)

2010年春节,父亲带着孙女们在浑河上滑冰。

2010年春节,哥哥第一次带着女儿飞回东北老家,此时的他已经辞去了教职,去了南方的一家企业,爸爸带着两个孙女在浑河堤岸边的雪地里玩耍,小时候哥哥经常带我来这里捉蚱蜢、蜻蜓、野菜,现在爸爸和我们当初一样开心。在家里,父母抱这抱那,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84)

2012年,哥哥带着父母去了深圳的家,带着他们四处旅游,这就是广州中山纪念馆。

2012年,哥哥以照顾孩子的名义带着父母在深圳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哥哥已经成为企业高管,家庭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也在东北老家拿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我们家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的辉煌时刻,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父亲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87)

2013年,陪父母去华东五个城市旅游,父母在中山陵合影。

2013年,父母从南方回到东北老家,这个时候父亲出门都要有人跟着,虽然行动还可以,但却有些迷茫,除了家人,很多亲戚朋友都已经叫不出名字了,哥哥总是叮嘱我要抓紧时间,为父母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我开始带他们出去旅游,虽然他们总是一再推脱,但我明白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再等了。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90)

2014年夏天,我带着父母去省内旅游,是在丹东大梨树景区。

2014年,父亲生活已经不能自理,需要有人扶着他走路,需要有人提醒他大小便,此时的他就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不谙世事,无论走到哪里,母亲总是拖着父亲。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93)

2015年,我陪父母去抚顺东部的阿井沟看望姑姑。

有一次,我带着父母去姑姑家做客。父亲这时候已经忘记了所有人,包括他的家人,我问他:"这个人(姑姑)是谁?"他愣了一下,嘟囔道:"这个人好像是我妹妹!"我听了很震惊,以为父亲的病有所好转。但这番对话却成了我们父子最后一次正常的交流。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96)

2015年,我带着父母和大姨妈大姨夫去辽宁营口旅游,在熊岳河公园,他们四个坐在石凳上休息。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98)

2016年的夏天,我陪父母去了辽宁鲤鱼圈的海边,父母沿着月亮湖公园的海边散步。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01)

2017年春节,家宴。

2017年初,我送父亲下楼洗澡,回来的路只有100米,但我扶着父亲走得很艰难,途中他忍不住哭了起来,之后父亲再也没有下过楼。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04)

2018年,母亲再次前往北京就医,孙女在故宫陪护。

2018年,妈妈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有时几天水和米都吃不饱,体重下降到30多公斤,除了积极就医,我们还想办法调整妈妈的饮食,用流食代替正常食物,爸爸的思想已经退化到一岁孩子的水平。我和妈妈每天都很开心,因为:我爸爸早上偶尔没有弄破尿布,也不需要换;他的大小便正常;他吃药和喝水时没有窒息。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07)

2018年,母亲头戴花头巾,为了给母亲减轻一些压力,我在家总是有事逗逗她。

母亲在照顾父亲的同时,偶尔也会逗我,聊工作,聊生活,有一天母亲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手帕,戴在头上,我说像狼奶奶,母亲说像老巫婆。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10)

2019年除夕,妈妈在等爸爸,爸爸想挣扎着死缠烂打,却怎么也起不来。

2019年除夕夜,妈妈静静地在爸爸身边,我们忙着包饺子;晚上,吃完年夜饭,只有妈妈盯着屏幕看春晚,其他人则用手机抢红包、拜年。

也许是我们谈话的声音太吵,也许是父亲感受到了往日的刺激,挣扎了好几次才坐起来,我们扶着他半躺在床上,母亲则逗着他,父亲环顾四周,不知道在找什么。

一年就又这样过去了。

编者按:

这个家庭是千万东北家庭的缩影。勤劳勇敢的东北人民为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在东北和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希望东北的乡亲们过上他们希望的美好生活。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17)

飞回东北家的短句 回老家的短句(图11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23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