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诗词 知道这些杀气腾腾的诗吗?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只能排第三

知道这些杀气腾腾的诗吗?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只能排第三

文/一腾/2019年5.30下午

自古以来诗词便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古代如果你上过学,不会写几首诗,那真是再丢人不过了。

像人家张大军阀,为了给世人留下一个文人的形象,不也写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吗?

来来来,让我们伴随着节奏大声朗读:《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啧啧啧,好诗好诗

今天,我们要盘点的是字里行间都透着杀气的古诗。小姐姐,小姐姐,谈恋爱吗?让你瑟瑟发抖那种

第一名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在落榜后写的,屡试不中。

这一点跟洪秀全的经历还是比较像的,果然落榜生不能惹,动不动就造反

再加上对唐朝末期腐朽封建统治的不满,悲愤之下写了这首诗。

黄巢写完这首诗后,并不是只图一时口舌之快,还真去造反了。拉开了李唐王朝覆灭的序幕。

第二名

《示僧》 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满满的杀意呀!

我刚杀了江南百万雄兵,腰间宝剑上沾染的血,还不时的发出血腥味。

灭陈友谅,张士诚初步估算也杀了有一百多万人,这还不包括打元军的。

我们再看看明初四大案,朱元璋杀了多少人。

胡惟庸案

几乎把跟他创业的淮西党,一网打尽。

大家都知道李善长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朱元璋队伍发展壮大。

李善长结局如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胡惟庸案保守估计被杀两万人余人。

空印案与郭恒案

吴晗《朱元璋传》说两案共杀了有七.八万人,我们再保守估计三万

蓝玉案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候,二伯。牵连被杀之人达一万五千人之多。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我数学不大好,三万加两万是五万,五万乘七万就不知道多少了。反正我隐约觉得朱元璋这个杀气,可谓无人可及。至于把这首诗放在第二位,杀气是有了,但血腥味太重。

天灵灵,那个地灵灵,想说爱你不大行。好好好下一首。

第三名《侠客行》李白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当然这不是全诗,摘了几句带杀气的精华。

此处肯定会有杠精要问,李白一个文弱书生,吹牛x的吧。

还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放心我早已经准备好话怼你了。这李白成名的当然是这诗,但人家会武功呀。

老牛老牛你保护射手,在中路开团。法师迂回,切勿恋战,且战且退。

看我绕后秒杀对面输出。double kill! triple kill! quatary kill! 喷他K哦!

随后发出了杀猪般的叫声:“我这李白骚不骚,6不6!”这是“王者荣耀中的场景”

王者荣耀,既然把李白设定为拿剑的骚刺客。必须有人家的道理呀。那李白到底会不会武功呢?

第一,李白在给韩朝宗的自荐信《与韩荆州书》中写道:“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意思是我十五岁就很能打了,而且尤其精通剑术。拳打各路好汉,剑挑各路诸侯。至于文章嘛,三十岁才随便搞搞的,剑才是我的真爱。

第二,唐朝有三绝。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

李白学剑的师傅是裴旻。裴旻剑术是唐朝公认的第一,李白: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可见造诣非同一般。

把这首《侠客行》排名第三大家怎么看?

第四名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个人比较崇拜岳飞,所以把全篇都搬这了。况且这首诗,还有好多教育人的道理。

好多人都说这首诗不是岳爷爷写的,咱也不追究了。

但这首诗确实能体现我们的民族大英雄伟大的胸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饿了咱吃胡虏的肉,渴了咱喝匈奴的血。多大大的恨呐!

把岳爷爷这首《满江红》排在第四吧,毕竟悲壮大于杀气腾腾

第五名

这个就有趣了,是我从网上看到的。

觉得不错给大家分享一下。没有名字,没有作者。本想叫他无名氏,又太搂,最后定了个佚名。

《XXXXXXX》 作者佚名

万里长城十亿兵,国耻岂待儿孙平,

愿提十万虎狼旅,跃马扬刀入东京。

可惜一腔男儿志,纷纷洒洒落江心,

此生不报金陵恨,万世做鬼不超生!

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笔着最大的触动是:还是我们可爱的祖国深养人才呀!藏龙卧虎之地。在下佩服佩服。

此兄的雄心壮志,着实让人钦佩。愿此君能青史留名,我也为你燃烧了我的小火苗。至于杀气吗?留个作业,大家各抒已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21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