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朋友圈文字 如果写出让人一看就愿意掏钱的朋友圈文案?秘诀在这里!

如果写出让人一看就愿意掏钱的朋友圈文案?秘诀在这里!

我们都知道,微信现在是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工具。有人通过做微商有了存款、房子、车子,改变了命运,提高了生活水平,而有的人也通过朋友圈卖货成功地开展了个人的副业,获得了工作之外的第二收入。任何一个项目都是,第一批创业者成功了,后面的人都会前赴后继。人人都可以通过微商赚到钱吗?不一定。

同样的产品,为什么有人发个状态就能收钱,而有些人天天刷屏却无人光顾?哪一天群发一条广告出去,不仅没有一个回复,而且还会显示你和XXX已经不是好友,先添加好友才能聊天?遇到后一种情况,不要说卖货了,就连人际关系也堪忧。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重点跟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一、如何给自己的朋友圈定位?

二、如何运营朋友圈?

三、如何写出让人一看就会掏钱的朋友圈文案?

第一个话题:如何给自己的朋友圈定位?

2018年,个人IP这个词被炒得火热,什么是个人IP呢,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品牌。有很多人会问了,品牌和知名度不是明星才有的吗?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人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朋友圈就是最好的个人品牌。有家知名公司招聘专业文案或者技术人员,不用见人,就可以确定下来这个人可不可以用。因为朋友能够很好的圈反映出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做事习惯等,浏览一下朋友圈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私下里再干什么。拿文案举例,某个人能不能适应这个岗位,从他最近转发或者写过的稿件里就大概能看得差不多了。

朋友圈定位其实并不难,比如你喜欢汽车,可以把头像设置为有汽车元素在内的一个头像,里面转发的内容最好和汽车有关,另外你平日的一些状态也可以发一些和汽车有关的小tips,比如说某某两款车型的比较、汽车选购技巧、关于油耗的一些分析,文字不需要很多,但需要给别人感觉你很懂汽车;

再比如有人很喜欢写作,企业文案方面的,可以定期发一些文案方面的知识或自己曾经写过的文案,每天发三到五篇,坚持个半年以上,一定会有人来找你写文案的。

这个时代,其实微创业一点都不难,我们每个人需要找到一件让自己真正感到快乐的事,然后在这个领域内深耕,那么假以时日一定会对别人产生价值,达到快速赚钱的目的。

第二个话题:如何运营朋友圈?

仔细观察那些通过朋友圈达到年入百万的大咖,他每天其实不是随随便便地发一个朋友圈就了事了。而是提前策划过的,有计划地发朋友圈。我给身边朋友的建议是:每天至少发三条朋友圈,时间分别为早上八点,中午一点半,晚上十点,经过一系列数字检测过,这三个时间段朋友圈和各大自媒体平台的流量最高。这三条朋友圈一定要紧紧围绕着专业领域,其余的时间发上一两条关于生活类的朋友圈就可以。如果是微商,想通过卖产品来赚钱,最好也用这样的方式,要特别注重文案的写作。

另外,要增加要粉丝粘性,必须养成一个关注别人朋友圈的习惯,经常点赞、评论。每个人都有优越感,如果他连续半个月发的朋友圈都能看到你的身影,那么肯定会关注你的。很自然的,你的朋友圈也会得到特别的关注。

第三个话题:如何写出让人一看就掏钱的朋友圈文案?

之所以有很多人抱怨,发了那么多的朋友圈都没有回应,是因为你的文案没有传达出价值感,而朋友们都会认为“太贵”、“不需要”。实际上不是“不需要”、“太贵”,而是没有触发他心中的某个点,这个点可以理解为痛点和共鸣点。

朋友圈写作起来一点都不难。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把手机丢了,她想了下就编辑好了一条短信发过去,“你好,我是清洁工阿姨,刚刚把手机丢了。那是一部老手机,都用了三年了,中途还进过水,动不动就黑屏,如果你捡到了,请联系XXXXXX,有重谢!”大家认为归还的几率有多大?我认为是90%。果然短信发出去的第二天就有人说捡到手机了。

朋友圈文案其实和写其他文案是一样的,首先是表明身份,其次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手机是坏的,你拿去也没有用。”,后面是触发行动,传递价值感,“如果你捡到了,联系我,有重谢。”

好的商品文案也是这样的。如果图片能表明你是谁的话,就不必再出现在文案里了,只需要写出价值感和触发行动的内容。再给大家举一个案例:比如说是一个课程,有人这样写“我花了XXX元参加某某老师的课程,彻底颠覆了我的思维,让我直接掌握XXX的秘诀,帮我赚到了XXX元,我已经把核心内容整理成笔记,只需要支付X元,扫描二维码支付。”当然后面可以加上一个负风险承诺,如果没有用,我退你XXX元;产品也可以在描述完价值感后,加入一句话“试用XXX天,无效退款。”

很多人可能担心这样以来退款的人会比较多。我告诉大家的是,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生意场上有一句话叫“只挣君子钱,不挣小人钱”,这个负风险承诺起的作用就是帮客户下定决心的。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测试过很多商品,退款率不到6%,大家可以大胆套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2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