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种子的寓意的短句(关于种子的佳句)

种子的寓意的短句(关于种子的佳句)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5月22日,13时07分,我们失去了袁隆平。他种下“禾下乘凉梦”,以知识、汗水、灵感和心血浇灌,创造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不断刷新水稻亩产纪录,养活了海内外数亿人。他的逝去,令无数国人流泪叹息,线上线下悼念不止,全网尽是“他不该被遗忘,他应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之类。情绪难以自抑时,多少人微信朋友圈纷纷发悼文,但“三天后不可见”了,又有多少人记得要干嘛?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关于做人,袁隆平的比喻如此贴切。今时今日,党员干部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率先垂范,以践行作为感念袁隆平先生的最好方式,不仅要让他活在心中,更要努力奋进,让自己成为“他”,做一颗“好种子”。

“尽我毕生所学,让中国人吃好、吃饱”。无党派的袁老先生始终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同心爱国、同心为民。从少年时立志用知识消灭饥馑到成才名后, 梦想“禾下乘凉”、“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再到逝前11天,又为祖国献上亩产1004.83公斤的“超优千号”,弥留之际仍挂念水稻······他一直奋斗在守初心、担使命的道路上,对人民衣食无忧、国家粮食安全怀有不变的赤诚初心。党员干部要向袁老先生那样一生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尽己所学、尽己所能,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解难题,将对袁老先生的申请悼念变成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的行动。

“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袁隆平信念坚定,从来不怕挫折和困难。为了实现消除饥饿“禾下乘凉”的梦想,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死死咬住了研究杂交水稻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他曾连续两年顶着酷暑季节的烈日在稻田里逐个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大海捞针般地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卖命般的付出却也曾换来众人的质疑和反对:他的秧苗不止一次被人为损坏,连试验田也全部被毁。然而,身心面临的困境与折磨再苦再难都未曾动摇袁隆平的初心和信念,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奋战不息,终得一步步梦想成真。见贤思齐,党员干部当扪心自问:身陷困境时,是否有如此坚定和努力?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大道,在对比反思的同时,党员干部必须将袁老先生的担当精神、实干态度、坚毅品格“复制粘贴”到自身行动中。

“别人都研究结实,他却铁了心研究不育”。袁隆平以农民的质朴,做着“农民”的事业,又有探险家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的气质。他相信实践出真知,不以所谓的权威观点为绝对正确,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探索创新,在多次辗转的探索和试错中实现从“三系法、两系法到一系法”的技术进步,实现水稻亩产的“步步高升”。袁老先生身上所具备的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备受推崇,已然是老生常谈,但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却极易被“冷落”,而死守规矩、思维僵化、害怕犯错等过于谨小慎微的表现往往又是“热门”。当前,国家和各级容错纠错机制日渐完善,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敢于从不谋私利、更好地推动伟大事业出发,在工作中主动担当、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袁隆平的功勋在稻田,他播下的种子,不仅填饱了数亿人的肚子,更充实了数亿人的精神世界。国士无双,今时今日,他的成就非常人所能复制,但他的精神品行可以复制。广大党员干部要做袁隆平般的“好种子”,用实干、坚毅和创新守初心、担使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