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随笔 “草船借箭”:诸葛亮从别人身上“借”来的故事

“草船借箭”:诸葛亮从别人身上“借”来的故事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娴熟韬略,足智多谋,千百年来成为“智慧”的代言人,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争相传诵。我们一提起他,就觉得他无所不能。其中《三国演义》里面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七纵”等都是和他有关的成语故事,像“孔明灯”“木牛流马”等都是他的发明。当年我看《三国演义》就觉得如果不是诸葛先生死得早,天下迟早都是刘备的。

“草船借箭”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对这段描写极其生动。首先是曹操的魏军大兵压境,周瑜这边的水军经过战斗没有箭矢可用,生产能力跟不上来,整天愁眉苦脸,看到诸葛亮悠哉悠哉的心理更不爽。于是问诸葛亮可有办法,诸葛亮就神奇地掐指一算说三天可凑齐十万支箭,周瑜看到这就更生气了,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办法,你一个人怎么可能办得到。当下就和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那就是做不到要杀头的。第一天,诸葛亮在悠闲地晒着太阳,第二天亦复如此,这个时候周瑜就听手下人报告说诸葛亮这两天都是在摸鱼打混,周瑜反而很放心,觉得自己终于要赢一次诸葛亮了。等到第三天,诸葛亮就让军士准备十几艘草船,上面扎满草人,带着船划到魏军阵前叫阵去了。原来他算到第三天江面会起大雾,他揣摩曹操怕有诈,不敢冒进,只会远远瞄着草人射箭。最后孔明带着十几艘满挂箭矢的草船满载而归,狠狠地打脸周瑜。周瑜也只能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了。一读这个故事,就仿佛看见诸葛丞相站立船头,羽扇纶巾,谈笑间,曹操那边乖乖把箭矢送给他,孔明大笑一声,说道“谢谢曹阿蛮送的好箭”,接着其人随船隐入江雾中,好不潇洒!

“草船借箭”:诸葛亮从别人身上“借”来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除了突出诸葛亮的性格、品德、功德等方面,也同时也无限神化了他的能力。所以鲁迅先生评论《三国演义》时说:“壮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所以我们需要从历史史料中去寻找真实的答案。

历史中“草船借箭”之人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孙权兵虽少,但是水军厉害。曹操兵多将广,水军却不精。所以两军在江上相持一个多月没有分出胜负。有一天,孙权好奇心很重,想去曹营探探虚实,乘坐一艘大船近距离观察起曹军来了。曹操肯定不爽啦,你小子胆挺肥啊,我船没你大跑得没你快,我可以射死你啊。于是就命军士们弓弩齐发,射其大船。这下子孙权就悲剧了,船的一边中箭越来越多,就越来越重,船也越来倾斜了,随时有翻船的风险。这整天玩水的吴军翻船事小,面子是大啊。孙权是谁,他可是曹操欣赏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人。这时他急中生智,让船转个180度的圈圈,另一面也接受下对面的“箭雨”,慢慢的两边箭差不多了,船也就是慢慢平稳了,于是孙权满载着曹操“送”的箭矢满载而还了。

罗贯中把“草船借箭”这个事从孙权摊到诸葛亮身上,目的也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自从《三国演义》影视剧火遍大江南北后,人们就默认这都是诸葛亮干的了。孙权只能服从“导演”安排了,要不然盒饭都没得吃。

“草船借箭”:诸葛亮从别人身上“借”来的故事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