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网经典语录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论实践: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论实践: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视频推荐

步骤/方法

实 践

SHI JIAN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墨 翟

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

〔中〕朱熹:《答郭希吕》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中〕朱熹:《朱子语类》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中〕墨翟:《墨子·耕柱》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中〕朱熹:《朱子文集》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中〕王守仁:《传习录》

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

〔中〕韩愈:《伯夷颁》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中〕王廷相:《与薛君采》

盖天下之事,固因豫立,而亦无先知完了方才去行之理。

〔中〕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中〕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君子之道,行过一尺方有一尺,行过一丈方有一丈,不似异端向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处索广大也。

〔中〕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

〔中〕颜元:《习斋记余》

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

〔中〕颜元:《存学编》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焉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中〕魏源:《默觚上》

学理有真的有假的,要经过试验才晓得对与不对。好像科学上发明一种学理,究竟是对与不对,一定要做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学理。

〔中〕孙中山:《民生主义》

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经也。

〔中〕孙中山:《孙文学说》

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中〕孙中山:《说知难行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中〕《后汉书》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中〕陆游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中〕王守仁:《传习录》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中〕刘向:《说苑·政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幸》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中〕颜元:《存学编·性理评》

九折臂而成医。

〔中〕屈原:《九章·惜诵》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中〕班固:《汉书》

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

〔中〕王夫之:《庄子逊·人间世》

传闻与指实不同,悬算与临事有异。

〔中〕司马光:《资治通鉴》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党精察处即是知。

〔中〕王守仁:《传习录》

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是故不知而行者,不独为人类所皆能,亦为人类所当行。

〔中〕孙中山:《孙中山选集》

行为是我们生活的四分之三和最重要的事情。

〔英〕阿诺德:《文学与教条》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行动是知识的真正果实。

〔英〕富勒:《至理名言》

在人类思想史上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实践比科学先看到了某些真理。并且为了某种实际目的利用了这些真理,但是它本身并不理解这些真理。

〔俄〕米哈伊洛夫斯基:《英雄和群氓》

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高深的理论。

〔英〕莎士比亚:《亨利五世》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

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法〕狄德罗

对学者来说,实践的重要犹如从井里打水需要绳索一样。

阿拉伯谚语

学者不肯努力等于情人没有金钱,旅人没有常识等于鸟儿没有羽翼;理论家不去实践等于树木不结果实,圣徒没有学识等于屋子没有门户。

〔波斯〕萨迪:《蔷薇园》

我认为,在经验的指导下读书,价值要大得多,因为经验是他们的老师的导师。

〔意〕达·芬奇,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在现在的艺术和科学中人们所有的发明,也只是依靠实验。

〔英〕培根:《新工具》

自然给了人类一种希求快乐,和憎恶患苦的心理,而且这些心理确实是天赋的实践的原则,确乎可以恒常地继续动作,不断地影响我们的一切行动。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

实践的成功也可以用来印证理性,颇有像象算术里演算过程很长时可以用验算来免除演算错误那样。

〔德〕莱布尼兹,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

〔德〕康德,引自《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的品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品格”。

〔德〕黑格尔:《逻辑学》

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末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

〔德〕费希特,引自《论康德黑格尔哲学》

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理论上的东西本质上包含于实践的东西之中。这与另一种看法,认为两者是分离的,完全相反。其实如果我们没有理智就不可能具有意志。反之,意志在自身中包含着理论的东西。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

理论的正确性是由理论的结论同人的经验的符合程度判断的。只有通过经验,我们才能对实在作出一些推断。

〔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不会为人所承认,没有以有分量的理论作基础的实践一定会遭到失败。

〔俄〕门捷列夫

只有不怕碰钉子,一门心思地去干,忍耐力和实践力才能变成自己的血肉。

〔日〕德田虎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不论何种疑虑,都只能以行动结束之。

〔英〕卡莱尔:《过去和现在》

生活的性质由此活动确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克伦理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nsn.com/article-1-1059-0.html